“我爸去世了,他名下的两套房产都要按法定继承顺序分配,我们应该怎么分?”“我想把这套房子卖了,但没人要,我爸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我妈、我和儿子,可这些人不愿意放弃继承权,怎么办?”“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很好,但父母去世后谁都不愿意搬出去。”“我们能协商出一个方案吗?把两套房给儿女们?”……春节将至,面对种种家庭矛盾和纠纷,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处长陈静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在家庭成员众多且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订立遗嘱”。
父母去世后遗产如何继承?
一、继承开始
继承人的范围是继承开始后遗产的法定继承,而不是遗嘱继承。根据《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一条规定:“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因此,法定继承人根据继承顺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父母和配偶都去世了,那么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子女就需要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房产过户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包括契税、个税、增值税以及印花税等等,同时还需要缴纳交易费和登记费。
2、如果父母还有其他的合法继承人,比如被继承人的子女还在世,那么也是可以由其履行法定继承的义务。
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陈静介绍,遗产继承纠纷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父母去世后,子女因继承问题而引起的家庭矛盾甚至对簿公堂的情况时有发生。
陈静:“因为遗产继承问题产生纠纷,到法院去诉讼,这个比例比较高。其中90%是因为继承问题产生的纠纷,还有10%是因为财产范围、权属不清产生的纠纷。通过调解和解解决问题的比例不到10%。”
陈静认为,对于很多家庭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订立遗嘱,“这是一种法律行为,所以订立遗嘱也是最简单、最经济的处理方式。有些人有家族观念,想把财产留给后代。但按照法律规定和自己的意愿订立遗嘱,把自己拥有的财产指定给特定人合法有效。”
陈静:“立遗嘱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公证遗嘱;第二种是自书遗嘱和代书遗嘱。如果订立公证遗嘱,又没有其他问题出现的话,我们会建议您选择这种方式。”
三、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如果子女先于父母去世,又没有留下遗嘱,那么这套房产就要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进行分配。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如果有代位继承人,那么这套房产就会按照代位继承来进行分配。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遗产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管理或由继承人自行管理,日后转由法定监护人或继承人自行处理。
四、遗嘱无效的情况
立遗嘱人必须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不是继承人、受遗赠人,还要符合法定遗嘱的形式要件。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继承法》第十八条规定:“伪造的遗嘱无效。
继承人中有丧失继承权的,应保留其应继承份额。”《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五、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财产形态多样化,也使得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等方式在解决财产继承纠纷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陈静表示,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遗嘱人的意志,将其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和扶养人签订的,由遗赠人的子女或其他法定继承人承担遗赠人生养生所的义务,并于受遗赠人生前对其加以赡养或扶养的协议。这两种方式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效力。
“按照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因此,如果继承人在生前与扶养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并且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在其死后就应当按照约定执行。当然,如果遗嘱继承人放弃了继承权,也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陈静说。
六、遗产继承人的范围
在法定继承中,除了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以外,还可以继承的继承人有:
1.配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人。无论是否再婚,也无论婚姻关系是否终止或解除,只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配偶与子女、父母共同生活;配偶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配偶与孙子女、外孙子女共同生活;配偶与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共同生活。
2.父母: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子女,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支付赡养费。
3.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4.兄弟姐妹:指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七、公证遗嘱效力优先于其他形式遗嘱
陈静介绍,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七种形式的遗嘱,分别是自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公证遗嘱。其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最高的。
“第一,如果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第二,公证遗嘱由见证人之一签字并公证机关存档;第三,代书、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立遗嘱人签名;第四,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录制内容应当清楚记录立遗嘱人和见证人的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第五,公证文件都要存档;第六,如果当事人需要变更或者撤销原来的公证遗嘱,应当到原公证处办理变更或者撤销公证手续。
第七,立有数份不同内容的公证遗嘱时应当最后订立一份。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多份遗嘱内容不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以最后一份有效。”
陈静表示:“除了自书遗嘱以外,其他形式的立日记和口头两种形式都是有效的。”#独生子女不能全部继承父母遗产#恋爱期间男方花费万,起诉女方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