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北京报道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之美,既表现在它的语言美、音韵美,更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志趣美。然而,长久以来,由于沟通障碍的存在,聋人群体却很难通过常规语文教学充分体会到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记者了解,此前曾有一些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聋人朋友尝试将唐诗翻译成手语,但是,如何通过手语来真正传达唐诗的美感和韵律?让中国的古诗词可以“灵魂起舞”?
“这确实是个技术难点,此前,国内所有的手语唐诗实质上都是‘翻译’,打个通俗的比方,也就是将唐诗翻译成手语中的‘散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成员郑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很多聋人艺术家在尝试创作真正意义上的手语诗歌,但国内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成果几近空白。
究于此,郑璇的团队一直在探索的路上,旨为让手语诗歌真正成为一种文学。如今,郑璇主编的《中华手语大系(视听版)》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艺术角度再造原诗
据记者了解,《中华手语大系(视听版)》共三册,分别为《手语说汉字》《手语读论语》《手语诵唐诗》,各册按主题分类排列,并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