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说法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是死者生前的财产,而抚恤金是公民死亡后其所在单位或民政部门等按照规定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抚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是基于死亡而发放的抚恤金,具有一定精神抚慰的性质,产生于死者死亡之后,因此抚恤金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遗产,不能作为遗产来分割,也就不存在继承问题。
那么,抚恤金如何分配呢?抚恤金属于死者特定家属的共有财产,法院一般会参照遗产分配原则来均等分配,但同时会综合考虑各分配对象对死者生前所尽的扶养和赡养义务的多少、与死者生前共同生活的亲密程度以及各分配对象的生活状况、劳动能力等客观因素。比如,对于在死者生前尽到更多扶养、赡养义务的,可以适当多分,而对死者生前未尽到扶养赡养义务的,可以少分甚至不分,这样才能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确保死亡抚恤金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实现国家发放抚恤金的初衷,弘扬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继承编的解释(一)》第二十六条:“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认定该部分遗嘱无效。”原标题:《死亡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能否作为遗产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