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4日,围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围棋起源最古老,流传最广的是尧舜发明说。《世本·作篇》有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尧的儿子丹朱从小很调皮,成天打架斗殴,尧很苦恼,想用什么办法教育孩子,后来他发明了围棋,丹朱喜欢上了这个项目,在棋盘上纵横驰骋,犹指挥千*万马,从此也学好了。
尧舜禹是上古时期的时期,有些不可考,东晋张华《博物志》和宋代罗泌《路史·后记》都有进一步发挥,可见围棋确为中国人发明,这一点上韩国和日本也承认。
中国自古有“琴棋书画”的说法,这里面的“棋”指的就是围棋,但是从竞技角度来看,它又属于体育项目,全运会就有围棋比赛。
围棋属于阳春白雪的项目,曲高者和寡。没有接触过围棋的不知道它怎么下。实际上只要掌握“气”和“眼”的含义,也就入门了。
围棋这个图打的点就是黑棋的“气”,白棋没有将黑旗包围,下一手如果黑棋下,他就会下在白棋没有连接的点上,并且黑棋由一口气变成了三口气。
“眼”分为真眼和假眼,当在提子时,对方一手将另一方的“气”全部堵上,另一方的子全部死掉,即为假眼。相反,如果落子后不能将对方的“气”全部堵上,而自己的落子又没有“气”则为真眼。
围棋这个图黑棋中间的两个空处就是黑棋的“真眼”,有两块相连的“眼”是活棋的必要条件。
有的读者看到这里,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实际上围棋里面的玄妙,计算方法千变万化,等你学上之后就知道里面充满了算计、杀气,用心可谓险恶。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观棋》,这样写:
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
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
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被称为“围棋高考”的年全国围棋定段赛男子组预赛刚举行完毕,每年全国男子前二十名升为职业初段,女子取前五名,大家可以跟考北大清华的高考学子比一下,能体会到比赛的残酷程度。
全国围棋定段赛围棋浸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礼仪,黑白棋子,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易》也;三国魏晋时期,礼崩乐坏,清流之风盛行,因而作为“手谈”之围棋,大行其道,此为儒也;不论魏晋风流还是唐宋高逸、明清盛世,文人、帝王、女性、武侠在黑白世界里都有对自己人生的印证。
《世说新语》中记载:“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这里面的“支公”就是支遁,支遁是晋朝人,玄言佛理皆通,亦僧人亦名士,这里就是说围棋与佛教也有渊源了。
围棋被称为“手谈”,讲究的是不用言语,但会心处,自有妙谛,这一点使棋与禅就有了缘分,白居易《池上》,写了围棋的境界,与禅的意趣十分接近: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落子声。
对弈图在道教发展中有着巨大影响的人,或多或少都与围棋结下过不解之缘。《新五代史·郑遨传》就写了一个由儒入道,好饮喜弈的道士:
郑遨字云叟,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进,见天下已乱,入少室山为道士。好饮酒弈棋。
再说围棋中的风俗礼仪,陈毅元帅酷爱围棋,他曾为《围棋名谱精选》一书题词:棋虽小道,品德最重。在下棋的时候,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此礼仪来源于日本,日本是比较重视围棋风俗礼仪的尊承的。另外现在的围棋比赛,下棋双方要鞠躬互敬。在国际大赛上,选手都是西装革履,在这一点上不知道其他的棋类比赛对穿着是否有要求。
提到日本,自然就想到了吴清源,吴清源(-年),出生福建闽侯,年入日本国籍。吴清源不仅仅是一个棋手,一个胜负师,更是围棋界毫无争议的殿堂级人物。他是以棋发言的思想家、悟道者。他将中日两种文化、两种人生(信教与下棋)统一为一体,他所提倡的21世纪围棋典型体现了和谐为本的中国文化精神。
《吴清源对局(全集)》吴清源的父亲吴毅,曾做为官费生留学日本,他在日本学的是*法,课余又学会了围棋,回国后,生性耿直的他,仕途失意,索性信了道教,教孩子们学习起围棋来。吴氏三兄弟,吴清源最有慧根。
吴清源到日本后,师从濑越宪作,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对阵本因坊秀哉名人,翻开了围棋史上崭新的一页。在-年,在十番棋擂台击败了同时代所有超一流棋手,创造了围棋界的“吴清源时代”。
年9月28日,“镰仓十番棋”在日本建长寺拉开战幕,对手是木谷实,吴清源在白手走出失着,导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劫争,双方舍生忘死地拼这一劫,意外的时期发生了,木谷实下了手后,突然在盘侧倒下了,当时观战的记者三堀将记下了这一幕。
日本建长寺年正是中日民族对立尖锐时刻,中国大陆焦土抗战,三堀将的观战记录使当时处在沉思中,对身外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的吴清源大受误解,带咒骂性的信件雪片般飞向报社,杂志上出现了以这次对局为例宣称“中国人是残酷的民族”的文章。恐吓信甚至投到了吴清源家里,还发生过有人向吴家扔石头的事件。吴清源就是这样开始了他的艰难的十番棋之旅。
吴清源(-)川端康成在《名人》中谈到吴清源:
他在中国时,已学习日本棋书。我觉得中国围棋的历史远比日本悠久,它的智慧在这位少年身上放射出了光芒。只不过是,在他背后的这一股强大的光源沉沦在深深的泥土里。吴有天才。尽管如此,倘使幼年时代没有机会进行磨练,他的才华也就无法发挥,终于会被埋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民族来说,人的能力常常会遭到这种命运。一个民族的智慧,过去光辉灿烂,现在有点减弱;或是过去到现在一直被埋没,将来却一定会发挥出来。
愿我中华文化山高水长,熠熠生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