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为大家介绍几个故宫的冷知识。

东西六宫少了两宫

无论你有没有去过故宫,相信大家这些年宫斗剧看得不少,对后宫也不陌生了,那么后宫那些宫斗的女主角,也就是后宫的女主人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来算一下,皇帝一共有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两个贵妃,四个妃,六个嫔,这一共就是十四个。其中皇后是住在中轴线上的,也就是坤宁宫。剩下的两个贵妃四个妃六个嫔,正好十二个,就住在东西六宫,各分配一个。而皇贵妃在历史上与皇后基本是二者只存在其一,极少的朝代会出现既有皇贵妃又有皇后的情况。历史比较著名的皇贵妃有董鄂妃。宫殿的数量上看,东西两侧各有六座宫殿,加起来一共十二座宫殿,一直以来被称为东西十二宫。到了晚清时期,后宫里专权的老太太,也就是慈禧太后,她把西六宫里的长春宫和太极殿合为一体了,中间建了一个戏楼,作为她自己的住所。另外把储秀宫和翊坤宫合为一体,用于她的儿子同治皇帝居住。至此,东西六宫自明代建立的风水规制,到晚清就改变了,东西六宫已变为十宫,而不是十二宫了。

皇宫内上厕所

上厕所这件事,皇宫也有严格要求。首先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皇宫里面可不允许臭气熏天的;其次要方便宫里各位主子,不需要主子们跑出去上厕所。皇帝、皇后,甚至宫女在方便的时候都会使用便盆,方便的地点叫做净房,一般在大殿的一个角落。通常方便的时候会拉上布帘与外界隔开,并且盆上有盖子,里面会垫上炭灰、草木灰,甚至香料,在方便之后及时清理干净,宫中不允许有一点异味。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盆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叫作官房,由专门的太监负责保管,平时不放在寝宫当中,用的时候才会传唤过来。官方的材质也是相当好的,制作精美,造型独特。慈禧的官房就是用檀香木雕的一只大壁虎。宫女和太监的净房一般在配房后边的某间屋子,里面有恭桶、茅凳、便盆、灰槽等,使用之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方便后面的人继续使用。随着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以后,以前宫中人们上厕所用的器物也全都被清理掉了,只保留下来一间一间的空屋子。

东筒子长街的拨堆

在东筒子长街上,红墙上有一圈一圈的拱形石头,像窗户又像门。很多人在这里拍照,却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在清代,这些拱形设施叫作堆拨,在满语中是驻兵所的意思,就是巡逻卫兵们放哨时的哨所,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室。清代的时候,警卫阵容非常庞大,宫禁制度非常严格。这些堆拨里边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洞,人是可以待在里面的,主要用来让守卫晚上过夜用的。曾经有官兵在这些洞壁上写下“忽听一声白靳合,若是情况稍定就怕——”,后面有五个字被删去了,不知道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到了上个世纪,为了参观和消防的便利性,就把这些小洞填起来了。不过故宫可以留下了一圈圈的青砖外露,让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些历史痕迹。

御花园的石卵地面

御花园地面由卵石铺设了一条小路,被很多人忽略掉了。其实它恰恰反映出过去的工匠聪明才智的地方。注意看,这上面有意思的是被修镶成了各种图案,花鸟鱼虫,人物故事,非常丰富。甚至还有近代的图案,比如有人骑自行车,惟妙惟肖。牛拉房车,非常生动,名副其实的房子车。还有各式的房子。最神奇的是,这里面还有火车站和火车的图案,还能看出来这辆火车是拉煤的。那么几百年前没有水泥的时候,工匠们是用什么粘合剂把这些卵石粘到地面上的呢?是砖灰、糯米的米浆、蜂蜜、蛋清等等,把它们调和在一起,粘出了到现在依然结实的图案。

宫女房

在东西六宫的各宫都设有耳房,这里就是宫女住的地方。房子不大,很多宫女在里面睡大通铺。为什么叫耳房呢?因为房子的门和窗户开在同一个开间,两扇窗户就像耳朵一样,这就叫双耳门。要是门开在窗户的一侧,就只有一只“耳朵”,叫做单耳门。这种门在故宫里一般用在等级比较低的建筑上。另外,你知道宫女的工资有多少吗?每年每位宫女的工资是六两银子。专家根据购买力等因素测算下来,六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2千多元左右,注意这可是一年的工资哦。

浴德堂

关闭了多年,年才再次开放的一处景点。这里曾经展出过一幅戎装女人像,很多人认为是戎装女人就是香妃,而浴德堂就是香妃洗澡做spa的地方。然而这里属于外朝区域,女人肯定是不能来的。所以民间传言很久的香妃浴室,肯定不对。那么浴德堂的用途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有专家认为清代熏蒸纸张出版就在这里,也有专家认为这里是为去世的皇帝清理身体的地方,也有专家认为这里是皇帝沐浴斋戒的地方。主要因为这里的内部结构铺满瓷砖,真就像个浴室一般。浴德堂的“浴德”两个字,也有洗涤的意思,出自《礼记》,意思就是洗掉思想上的污秽,洁净自身,提高修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