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截至目前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6处
莫高窟、梵净山、*山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
我国的世界遗产
遍布大江南北
走!一起去看看吧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年7月25日
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
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会议决议认为
此项目所包含的交通、生产和商贸等
22个遗产点
共同促成泉州成为
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
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这些遗产完整地展现了
古泉州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
和多元包容的文化
这也是中国人留给世界的航海遗产
戳视频,看看这22处遗产点有啥特别之处?
↓↓↓
00:47“天空之城”梵净山
这里有真实版的“天空之城”
这里是中国第五十三处世界遗产
第十三处世界自然遗产
梵净山
戳视频,一起领略梵净山的神奇风光
↓↓↓
04:52被誉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绿洲”
“动植物的基因宝库”
“全人类宝贵的遗产”
梵净山拥有多种植物
和多种动物
是世界上濒危的
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
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
生长着亚洲最大面积的水青冈林
是全球裸子植物最密集的地区
也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
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让众多生命在这里
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
自由而和谐地休养生息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年6月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幅“山水田园风光画”徐徐展开
多年来
依山开田,蓄水种稻
哈尼族人用勤劳和智慧
雕刻出这片精美绝伦的天地风光
哈尼梯田
由森林、村庄、梯田组成
拥有完整的水系结构
每个部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戳视频,一起来看看
藏在农业中的生态智慧
↓↓↓
01:36如诗如画的*山
在中国的56处世界遗产中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仅有4处
*山就是其中之一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
被誉为*山“五绝”
其中迎客松最负盛名
它是*山的标志性景观
也是友谊的象征
人民大会堂、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
这些重大节庆时刻
*山迎客松都作为中国的礼仪文化符号
展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美德
良渚古城遗址
年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该遗址,被誉为
“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02:53多年前
良渚先民依水而居
他们兴修水利、修建城郭、
规划土地、饭稻羹鱼
……
良渚古城表现出
明确的社会等级与城市化特征
证实了中华文明起源于年前
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如今在世人眼中的光彩
离不开无数守护者的付出和心血
常书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段文杰,一生致力于
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弘扬
樊锦诗,择一事,守一生
为敦煌投入毕生心血
......
守护着千年文化瑰宝
他们无怨无悔
年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运行
20世纪80年代末
樊锦诗最早提出敦煌数字化保护
如今,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完成
敦煌莫高窟朝着“永久保存”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数字化将让敦煌的美“永久保存”
04:01(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