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年,武汉市*陂区列入各级非遗项目共有69项,涵盖民间文学、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类别。在这里面,有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5个、市级项目19个、区级项目43个,各级非遗传承人49人,年,*陂区凭借泥塑和楚剧获评-年度“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牛吧!但我看了下具体名单,很惭愧,绝大部分非遗项目我真的不了解或者没见过,毕竟*陂面积太大,人口也多,不同地方有其特殊的文化遗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陂的非遗项目吧(择重点项目做简要说明)。湖北大鼓首先是名词解释“非遗文化”全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为什么要申报非遗?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情感和文化。为什么要保护?因为非遗很多都是“身口相传”,传承条件非常脆弱。国家级非遗文化木兰传说和湖北大鼓是*陂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年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武汉*陂区和河南虞城县共享“木兰传说”文化遗产。据说*陂差点就错过了这次机会,年的时候,*陂区文化局一位职员浏览文化部网站时发现公示的非遗名单上木兰文化的所在地居然是河南虞城,于是*陂区立即向文化部反映,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陂区也列入了木兰文化的所有地里面,皆大欢喜。*陂区之所以还能挤进名单里,实在是因为*陂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历史上曾两次设立过“木兰县”,古代南齐和隋朝分别设立过一次,县城位于今天*陂姚集街道大城潭村。至于湖北大鼓,流行于*陂、孝感一带,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现在的*陂人可能听的少,但在20年前,有哪个*陂人不知道张明智呢?湖北大鼓,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陂鼓书,以*陂和汉口方言为主,唱腔曲调基本来源于湖北广泛流行的民间灯歌。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下面非遗项目中黑体字部分为省市级非文化遗产(省级后面加了备注)1.民间文化类*陂民间彩词(省级)、江二伢的传说、*陂歇后语、韩光斗传说、*陂歌谣、研子岗传说、长轩岭童谣、*陂十景传说、二程故事(程颐程颢传说)、朱元璋传说、息(桃花)夫人传说、刘彬士传说、*陂谚语对我个人来说,*陂民间采词听说过,元宵玩灯就能听到,二程故事虽然学校里没讲,但社会上还是能指导,其他的部分还真的了解不多。2.民俗类木兰庙会、冷热集市、丧葬礼仪、寿诞习俗、说春、木兰山亮子会、放河灯、业余楚剧习俗、*陂方言、大余湾婚俗、(僵狮子)将*狮子本人的老家是*陂西部祁家湾的,所以民俗方面了解冷热集市,丧葬、寿诞习俗、业余楚剧、将*狮子,尤其是僵狮子,更是咱土庙人的春节最爱。所谓冷热集市,指的是*陂的一些自古形成的,比镇小的集镇会采取隔一天集市开业的方法,集市开业的那天为热集(*陂话读“月集”),不开业的那天为冷集(镇级别以上的就不存在了冷热集,集市天天开张)。很久没回老家了,不知道这种风俗还存在不?如果有同噶集和半边店的朋友说一下。3.传统技艺类传统榨油技艺(省级)、曹正兴菜刀、水煮猪鬓、八卦行炉、*陂豆腐、八宝饭、五香干子、虾子鲜腌制技艺、木庐干砌、狮子头、盐水鸭、汉锣、罗汉三鲜、*陂三鲜、重糖烘糕、四味鸭制作技艺、龙灯扎制技艺、秤制作技艺、李氏豆制品、鲁台双风制笔技艺、书鼓制作技艺、戴氏轮窑制作技艺、糖画制作技艺;*陂人称“九佬十八匠”真不是盖的,很多人靠手艺吃饭,走南闯北,将*陂的名头带入全国各地,上面的传统技艺应只是咱*陂人手艺的一小部分,希望*/府或者有心人,能建立一个*陂技艺博物馆,将*陂人的手艺都收集和保存起来,后人不一定要学,但希望他们都能够了解。前川街定远公园内有部分手艺人的雕像,各位有空可以去参观一下。4.传统美术、音乐、舞蹈类鳌鱼灯、高跷故事亭子(省级)、墨龙灯、蚌壳精、虾子灯、划龙舟、打莲响、跑竹马、五虾闹链、蔡榨舞龙、旱龙舟、木版年画、*陂泥塑(省级)、*陂剪纸、牌子锣鼓、古琴艺术;这些东西大部分都可以在每年元宵节的时候,在*陂农村玩灯时看到。小时候没啥感觉,只觉得做这些的农民手很巧,现在看来,这就是艺术啊。5.其他类*陂花鼓戏、木兰武术、*陂快板曲艺咱们*陂是个有历史和文化的地方!你越了解她,你就越会为自己是*陂人而骄傲!欢迎各位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朋友留言告诉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