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房子过户给子女继承、赠与、买卖哪种最划算
三种方式均存利弊 不同家庭视具体情况而定
可能不少家庭都会遇到一类房子方面的问题:长辈的房子若要留给晚辈,以什么方式最合适,且过户费用尽可能减到最少?
从目前来看,房屋过户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继承、赠与,以及买卖。不过这三种方式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操作流程以及法律风险,所要缴纳的费用也各不相同。究竟哪一种方式最划算,最适合家庭成员之间的房屋过户?
继承
公证费+过户登记费
费用最低,风险最高,受限条件多
子女以继承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缴纳契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过户登记费。
市公证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证费的收取是按照当事人自愿办理为原则,目前沧州公证费用是按照房屋遗产受益额来计算的,以阶梯式比例征收,20万元以下按1.2%,20-50万元按1%。比如一套50万元房产,公证费为元,即×1.2%+×1%,算上过户登记费,继承过户费用加起来基本在几千元左右。高新区地方税务局管理二分局(房产交易大厅)局长刘英利告诉记者,以继承的方式所缴税额是目前最低的,相关税费均可以进行减免。如果采取继承过户方式,必须到公证处办理相关继承公证后才可以办理相关税收减免手续。河北建平律师事务所陈静律师告诉记者,按照法律规定,房产继承分为两种,一是遗嘱继承,二是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是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所进行的继承。法律认可的遗嘱形式只有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的效力大于其他遗嘱形式。可即使做了公证遗嘱,产权人在去世前还是可以随时变更继承人,所以这种方式过户费用最便宜,却最不容易得到保障.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由于这种继承中是只是在没有遗嘱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称无遗嘱继承。对于房产继承来说,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如果办理过户时需要继承公证的话,根据规定,继承公证需要的手续繁琐,不仅要求多种证明,还要求每一位继承人到场等庞杂程序。如果家庭关系复杂,办理继承公证难度会更大。赠与
契税+过户登记费再次出售成本高
据了解,过去办理赠与手续除了要提供双方身份信息和房产材料之外,还需要提供一份赠与公证书,而办理这份公证书需要缴纳公证费。新规定出台后,办理直系亲属之间赠与时,无需赠与公证,只要提供双方亲属关系公证即可,省去了公证费。刘英利介绍,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是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的,不过和继承过户相比,需要多缴纳4%的契税,同时,在取得房屋所有权后再次交易,则需要面临比较高的个税。因为在取得房屋的时候相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再出售的成本就比较高。比如一套50万元的房产,则需要征收20%的个税,也就是10万元。买卖
营业税+个税+契税+公证费+过户登记费
交易费用或最高,风险相对最低
买卖的方式过户可能涉及到的费用有营业税+个税+契税+公证费+过户登记费。以买卖的方式过户父母的房产,也可以分为几种情形。
情形一:如果这套房产是老人唯一的房产,小于90平方米(属于普通住宅),距离上次交易满2年,那么,营业税免征,契税1.5%,个税免征。
也就是说,如果是老人的唯一房产且小于90平方米,那么买卖过户的方式比赠与方式的费用还要省。
情形二:如果这套房产大于90平方米(属于非普通住宅),契税要3%,个税为差额部分的20%(比如以前这套房产两老是房改房20万元买下,现在市值万元,那么差额就是80万元,个税为16万元);而营业税,满2年免征收;不满2年,营业税5.6%。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父母的房产买卖的方式过户是最常见的。
建议
三种方式均存利弊
视家庭具体情况而定
其实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和风险,无法简单地从交易费用方面判断合算与否,只能视不同的家庭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河北建平律师事务所陈静律师介绍,房屋遗产继承、赠与、买卖三者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如果同样是父母的房屋过户给子女,采取上述不同的方式,法律上的风险也不同。
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如果父母生前无遗嘱,则所有法定继承人均可以继承;其中,继承人如继承遗产时已婚,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其配偶也将获得夫妻共有权。如父母通过遗嘱将房屋留给子女,遗嘱尚可以撤销和修改,即父母在生前对房屋有完全的控制能力和处分权,对于父母而言其保障最强,但对于受益人而言则存在变数。
生前将房产赠与子女后,对于子女而言可以立即得到财产权,但房屋可能被子女以变卖、抵押等方式处分,如果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的话,父母的晚年生活可能无法保障。
以买卖的方式将房屋转移给子女的话,在实际生活中比较最常见,但对于父母而言也存在与上述赠与方式中存在养老的风险。另外,如果父母采取买卖的方式进行房产过户,对于交易所得款项的分配,即父母过世后其他子女可能会提出要求分割房屋转让款的主张。
所以,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和风险,无法简单判断合算与否,只能视不同的家庭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