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导言
园林,一直都是中外建筑领域中学术讨论的重要议题。源远流长的园林兴造与其所在市镇的历史、文化以及景观紧密交织,是构成建成遗产的重要类型。而随着遗产保护概念的广泛引入,尤其是苏州古典园林自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中国园林相关的研究与保护实践中又增加了新的视野与维度。作为一种遗产类别,园林遗产因其复合的组成要素与诗性景观的特质,与建筑遗产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之处。相应地,历史园林的相关研究也异常多彩,层累的学术成果构建并拓展了我们对这一遗产类型的认知与价值观念。
然而,园林遗产的保护究竟有哪些特殊之处?关于历史园林的研究与现实园林的保护与修缮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研究是否与当下的遗产话语相关联?以及如何具体地增加了我们对园林遗产价值的认知?进而为园林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实践提供更有利的理论支持?都是我们希望持续探讨的议题。
年12月4-12日,WHITRAP-苏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与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主办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研修班暨长三角地区古典园林人才研修班。为期8天的研讨课程聚焦于”园林研究的历史与方法及其遗产价值观念与维度”,本期专题组稿就源于几位讲座嘉宾为相关议题所作的特别发表。除了参与撰稿的作者之外,方惠、冯仕达、丁垚、唐克扬、段建强、鲁安东、魏瑞明(StephenH.Whiteman)、张凤悟、沈亮、梅虹、吴洪德、朱蕾、杨慧、周淼等诸位老师的发言与讨论也进一步探索了园林遗产的研究视野。
本期特约组稿人
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董一平
编者的话
年第4期《建筑遗产》学刊的《研究聚焦》栏目为园林遗产专题,收录8篇文章。朱光亚、余惟佳基于中国园林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在对比中国传统园林遗产与建筑遗产、西方古典园林遗产的基础上,构建了园林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框架。
从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质呈现方面,李睿、冯江以珠三角已湮没的历史园林广州海山仙馆为例,通过呈现消失的历史痕迹之于地方记忆的重要性明示了其遗产价值。刘润恩对拙*园自20世纪50年代修缮以来景物题名滥用的现象提出犀利的批评,警示保护遗产“肉身”的同时切莫丢失其“精神”。都铭、张云还原扬州休园的历史修葺并聚焦于“阁道”这一扬州园林特色元素的出现,指出园林兴废背后映射着社会关系的修整维护。
在园林遗产保护实践的议题中,周宏俊、王婷、李佳佳通过案例解析展现了陈从周先生如何以传统文人的姿态介入园林修复实践,传承并延续了园林遗产的意境与精神。顾凯、钱勃以及张青萍、董芊里、傅力的文章则聚焦于历史园林假山保护这一难题,分别从假山维修中匠师的参与之于园林景境价值保护的意义,和引入数字化手段建立预防性保护体系的两个不同维度上下求索。
,金筱敏在梳理意大利历史园林修复理论的基础上,细致地介绍了宁芙花园这一保护案例以提供他山之石,恰为朱光亚先生在首篇中倡议基于中国文化背景进行独立思考提供了样本参照。
《理论与历史》栏目中收录4篇文章,谢祺铮、诸葛净、任思捷对尼泊尔圣域——昌古纳拉扬神庙建筑群的建立和传承过程中崇拜关系的独特作用展开分析。张龙、刘一铭、俞春荣、吴琛基于修缮档案还原了乾隆年间嘉峪关大修工程的始末。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