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本身就不合法,怎么又会合法缴税呢?而产权税本身针对的就是合法的产权房,小产权房鉴于自身的不确定性,在初期是不会被纳税的。
尽管执法机构针对不合法的小产权房,都是强制拆除的。但鉴于小产权房自身的特殊位置,也难以彻底根除。
这里的特殊位置,指的就是小产权房在对那些低收入者、劳动收入者的优势,价格低廉、租金便宜等等,这也导致了小产权房至今还有着不错的市场空间,至少是受到租房者所青睐的。
因此,小产权房未来会不会收税不好说,但在目前未经承认的情况下,是不会收税的。除非有一天承认了小产权房的存在,承认其合法性,那么自然就会依法收税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点,那就是房产税和遗产税的出台,是否真的会为房价降温呢?
对此我是持审慎态度的。尽管有许多人热衷于看到房产税和遗产税的出台,期望能够为房价降温,但期望归期望,期望与现实是否会相同,这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够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结论。
假设我们希望解决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也就是将一线城市房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应该采取哪种策略呢?很多人认为,房产税的出台,这将有助于解决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让房东们多缴税,自然就会把房子给放出来。
但这种观点缺乏推敲。
我认为,房地产税非但不能解决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反而会让更多的租房者承担更重的租金负担。
为什么?这里有两点因素:
1.投资渠道依然单一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有许多房东热衷于买房,甚至手里好几套房?那是因为,他们相信房地产会增值,再不济也会保值,这比把钱投在股市、基金所带来的收益要高得多,也会稳健得多。
从这一点讲,房地产本质上被他们当作了一种投资价值。
而房地产税的出台,会让房地产的投资价值被削弱吗?答案是:并不会。
只要投资渠道还依然单一,股市依然风险高过回报的话,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就不会被削弱。这不是出台房地产税就可以抵消这种冲击的。
对房东们来说,每年多交那么一点点的钱,依然无足轻重,他们还是会捏着手里的房地产不会轻易放手。
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不会大幅降价?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市场的非理性,大家都把房地产看作是具备投资属性的,而非是单一的居住属性。
在市场的普遍认知下,有人卖就有人买,有人买就有人卖,交易依然迫切,供需关系依然失衡,那么房价如何降得下来?
2.租房者会承担更重的租金负担
对于一部分把房子租出去的房东来说,当房产税出台,他们的 选择是什么?
没错,当然是多收租金把房产税的损失弥补回来。
一线城市大多数房产,都是在房价并不高的时候购入的,对持有多套房产的房东来说,如果被征收房产税,他们的直接理性反应是:通过提高租金来弥补征收房产税的损失。
而年轻人离得开一二线城市吗?答案是离不开。且不说有许多专业只有在一线城市才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薪酬数额等等,都比三四线城市高得多。
换句话说,房产税的出台,不但不会让房地产降温,反而会让房东以提高租金的方式,来弥补或者减少自己的额外损失。
这是市场下的正常行为,不是通过什么*策可以去阻挡的,也很难去阻挡。
而对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房租逐渐升高时,这会带来一个结果:会挤出部分无法承担该压力的人群, 达到某个平衡点。
因此,降低房地产市场 的做法并非是房产税的出台。而是可以适当增加有效的低价供给,用供给端去冲击需求端, 让房价在市场下理性降温。
例如,把地段好、学区房、价格低的房产供给给那些刚需者,这会自然带动区域内的房价降低。
可以说,房地产市场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群体非理性狂欢。
为什么这么说?当经济发展的时候,人口不断涌入一线城市的时候,房价会因需求供给失衡而正常上涨。但对于二线城市的市场来说,看到一线城市的房价盲目上涨,二线城市马上就会做出反应,例如群体买房、贷款买房,囤房等等非理性行为。
当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这么做后,三四线城市也看到了机会。他们的房地产销售人员会说,你看,一线城市房价多少了,二线城市房价多少了,我们这三四线城市肯定会涨的,买早不买晚啊。
这种焦虑式的营销,会加剧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于是,一线城市房价带动二线城市房价,二线城市又相应带动三四五线城市房价,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成了一种狂欢。
这是自上而下的传导。
尽管这几年房地产市场渐渐趋于理性,我们看到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在慢慢降温,但在一二线城市,由于人口的正增长,短时间内房价依然会继续坚挺。
我们都在说房地产应该降温,泡沫应该破裂,但这个尺度究竟在哪里呢?
根据近几年各大银行的压力测试来看,他们都公开表态可以承受房价30%的下跌。
很多人都认为房地产市场不能跌,一跌就会造成虹吸效应,人们会争相抢购低价房地产。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买房不是卖白菜,在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实际上是非常低频的。
国内的房地产价格是一个边际定价的决定机制。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影响房地产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只有新楼盘和二手房交易的个别房产。
流动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就好比一个股票市场,仅靠少数交易就可以决定价格的涨跌,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从少数的流动性去判别一个整体的价格,即不明智,也不够理性。
但目前的情况又是,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在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家都不交易房地产,仅靠新楼盘和少数的二手房交易,如何让房价降温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我们假设在一个一线城市中,在各个区,随即挑选一批持有房地产的人去出售二手房,这种行为一定会引发蝴蝶效应,带动房地产市场的“恐慌性抛售”,从而引发危机。
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极其有可能的。
这就是市场的非理性。当我们坚信一个东西不会降价的时候,这种坚信,也就变相抬高了这个东西的价格。
因此,房地产市场需要一个新的供给定价去冲击,而不是靠着少数的交易去维持现有的价格体系。
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二线城市肯定也会上涨,这种自上而下的传导,显然是不健康的,是有悖于市场的认知和其作用的。
这种不健康的传导,最终很有可能变成美国经济学者哈定所说的“公地的悲剧”。
房价的上涨对产业以及个人都有极强的挤出作用。例如,小米的总部在北京,但也跑到武汉去建立了新的总部,华为也被挤到了东莞松山湖。
如果房产税的出台让租房市场的租金继续抬高,那么很有可能会挤出一批继续留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
当房价上涨到各行各业的收入都难以承受的地步, 的结果又将会怎样呢?这个结果,恐怕最终会由我们每个人所分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