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教授建议惩罚不生孩子的人下调养老金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230/5971035.html

生孩子,养孩子,始终是百姓的大问题。

前不久,恒大前首席经济分析师任泽平称,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是央行多印2万亿元,用10年社会多生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

他分析,低生育的原因是生养孩子成本太高、房价太高。

-年出生的这批人还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而90后和00后不要说生二胎或者三胎,很多人甚至连结婚都不愿意。

不过,由于观点过于荒唐,他的微博12日晚间突然被禁言,媒体打电话询问,他匆忙挂断电话。

尽管“印钱”的方式备受争议,但争议背后,专家学者们基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必须要解决实际生娃问题。

此时又一个专家跳出来了。

与生娃息息相关的,就是养老。

老龄化的确是中国所面对的主要棘手问题之一。

有学者预测称:到了年后,老年扶养比可能超过50%,而总扶养比超过68%,即每两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扶养1位以上的老年人口。

中国人一直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孩子少了,养老金缴纳基数自然也就少了。

那么再过20年,养老金会不会发不出来呢?

应对这一问题,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提出了一个建议——将生孩子与未来领取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挂钩。

说起赵燕菁教授,履历不凡,他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厦门市规划局局长。

赵燕菁认为,表面上看,我们的社保、医保、养老金等都是个体缴交的,但是所有金融的本质都是今天和未来的交易。

也就是我们(指打工人)现在交的养老金,养的是我们父母这一代(指退休者)。

而我们今后领取的养老金,实际上是由我们的子女一代在缴纳,其实仍然是代际养老。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来其实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养老金在供养。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生育,养老金制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下一代的人越来越少,人口抚养比例失调,下一代的负担也将越来越重。”

未来如果人口不足,养老金的大蓄水池,也就渐渐干涸。

所以,他提出按照生育情况“分级”领取养老金。

比如不生育的,退休后只能领取最基本的养老金。

生育一个小孩的,养老金标准再相应地乘一个系数,以此类推,设置分级。

此外,不生的,也没有资格申请保障房。

这个办法怎么样呢?

看似有多生多得的成分,但有质疑提出,这实际上是在惩罚不生的人。

是一种强制性措施。

所以很多人民众的担心:

“很怕之后的某一天强制多少岁之前结婚,多少岁之前生育。不结婚的强制结婚,随机分配。不生育的天价罚款,很怕走到那一天。”

实际上,围绕着生孩子的问题,始终有很多专家,喜欢搞强制性的东西。

两年前就有一位专家说: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就要等到退休时才能取出。

但很快,该建议遭到央视的痛批。

有些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确实经济压力太大。

中国人有句成语,叫对症下药。

不是说哪里疼,就把哪里砍掉。

为什么不通过多征收富人的遗产税、房产税来缓解问题呢?

西方国家养老费用很高,但钱基本上是从富人身上取的。

但有些专家,研究来研究去,都是想着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

看似是为国分忧,实则是走板荒腔。

我曾尖锐地提出一个方案:

希望真正关心人口问题的专家,能主动便宜卖出几套二手房!

你们把周围的二手房市场价搞低了,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就会真心爱戴你们。

共同富裕时代,专家们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不应该想着把割肉的刀指向自己吗?

为什么总是想着惩罚群众呢?

如何解决养老金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富人以身作则。

薇娅的天价罚单,某音的收租房东,已经告诉世人,富人的敛财能力, 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对于他们,一定要予以税收的严格执行。

很多学者和富豪喜欢西方,那我们就按照西方的办法来。

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统统搞上。

这不仅利于财*,也利于公平。

其次,要想提高民众的生育意愿,必须要对症下药。

不断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去年,我们的“双减”,就是一个狠招。

当然,这还不够。

未来,我们要在产检、奶粉、月嫂、免费幼儿教育、夫妻产假、学区房上,重点发力。

向日本一样,切实降低养娃的费用和成本。

当然,更重要的,应该是大力提振经济,让老百姓都能赚到钱,省下钱,这样大家才更愿意生孩子。

中国古代有一个神话:大禹治水。

治理问题,要疏,不要堵。

中国人真的很努力了,全世界再也找不到和我们一样勤劳勇敢的民族了。

再也找不到和我们一样重视下一代,并愿意牺牲自己的人群了!

请专家们不要把每个人当成生育的工具,不要再磨刀霍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