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视觉中国
正是这条官宣“再婚生女”的消息,引发了舆论持续 正是这条官宣“再婚生女”的消息,引发了舆论的持续 中国*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依靠人设产生流量,再通过流量完成商业上的转换,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但是,“流量和人设之间有很多微妙的关系”“人设既能带来流量,也能毁掉流量”。
“此次事件中,林生斌作为公众人物,其承受的评价如果是真实的,哪怕再苛刻他也应当承担。但是,如果歪曲了事实,侵害了他的名誉权,林生斌可以提起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些造成严重影响的造谣者,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朱巍说。
受害者家属财产争议或因这些问题产生
在诸多与林生斌相关的争议中,和解款、遗产分配是一些网友的主要质疑点所在。他们认为,林生斌利用了人们对其逝世妻儿的同情,利用大众情绪和舆论引导获得巨额赔偿,且在分配这些赔偿金及相关遗产过程中存在不公正的情况。
而据媒体消息,死者朱小贞的哥哥也于近日在微博发文,称曾经的妹夫没有把妹妹“留给二老的”做个了结,且让老人找律师与他对峙。
针对事件可能涉及的死亡赔偿金、遗产分配等法律问题,法治周末记者近日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家事法研究中心主任叶名怡。
年4月,“林生斌等三原告诉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8被告生命权纠纷案”已尘埃落定,最终林生斌、朱恒仁(死者朱小贞之父)、徐枚枝(死者朱小贞之母)申请撤回对中建三局等被告的起诉获得准许,与绿城物业等也达成调解协议。
面对网友对和解款分配不公的质疑,相关代理律师称达成和解后,三原告均已获得和解款,且“当地法院对此案高度重视,如果未得到全面实际履行,官微是不会发通告的”。不过,律师因为受保守秘密承诺约束,不便说明细节。
有网友猜测,朱小贞的哥哥在微博中所指“留给二老的”是指和解款。部分网友还将和解款与死者遗产等同,进而认为林有霸占前妻遗产之嫌。
全程参与诉讼过程的案件亲历者、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杰则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和解方案内容确认后,3个原告都签字作了认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各原告都拿到了赔偿金。”
对此,叶名怡解释:“死亡赔偿金与死者遗产不是一回事,两者是并列关系。从法理上说,死亡赔偿金通常由近亲属获得。近亲属有多名的,通常在他们之间平均分配。广义的死亡赔偿金包括“对生命的赔偿”也即狭义的死亡赔偿金、死者生前负有扶养义务的人的生活费以及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等。其中,被扶养人生活费是被扶养人专有的。”
叶名怡还指出,“在调解或和解结案的场合,赔偿款或补偿款(或者直接叫和解款)可能只是一笔笼统的钱,具体有哪些项款项可能不会说得那么清楚,近亲属之间通常会订立相关协议进行具体分配”。
叶名怡强调,由于和解款分配方案没有向公众披露,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基本事实并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只能说是作一些假设性的探讨。
他说:“由于法院之前已经发出原被告(近亲属一方与绿城、物业一方)达成调解协议的通告,我估计,死者近亲属内部倘若有财产方面的争议,既有可能是围绕死亡赔偿金的具体分配而产生的(包括分配方案是否公平、分配方案实际履行情况等),也可能是因为遗产继承而产生的。倘若是前者,可能由于死亡赔偿金全部打到某一个近亲属的账户,收款人如果没有及时将相应款项按照协议打给其他近亲属,那么后者是有权通过法律手段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比如,与对方律师协商、提起诉讼等。”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家事顾问法律事务部主任许秋莉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赔偿款已经得到三方认可,并且分配完毕,那么在遗产处理中,赔偿款就不能再按照遗产进行分配。遗产的范围应该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比如,被烧毁的房子和共同经营的公司等,但具体还要看双方是否有夫妻财产约定等来明确夫妻财产的范围。女方的父母可以通过诉讼方式主张继承,因为父母、配偶都属于 顺位的法定继承人,但也不排除朱小贞在生前留有遗嘱,如果有遗嘱的话,要看她遗嘱上对于遗产的约定。
朱女士和三个孩子的死亡时间会影响到遗产的分配情况
除了上述和解款,林生斌与前妻朱小贞的夫妻共同财产分配也因为此次风波,而再次被人们推到了聚光灯下。
据媒体报道,“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在年6月22日,着火的房产价值不菲。
而林生斌和朱小贞还曾共同持股杭州着笔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年1月17日,这家公司产生了清算信息,清算组组长为林生斌。
朱小贞父母如今健在,但林生斌与前妻朱小贞的3个孩子均在火灾中不幸夭折。
叶名怡介绍,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包括死者名下的动产、不动产、有价证券等。在死者无遗嘱的情况下,法定继承首先由 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只有在没有 顺序继承人的时候,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继承)。
他指出:要注意的一点是,朱女士和3个孩子的死亡时间会影响到遗产的分配情况。
“首先,要确定是否有关于死亡时间的确凿证据。如果有,就按照证据指明的时间来分配遗产。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那就按照民法典 千一百二十一条来确定。”
民法典 千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叶名怡分析:上述案件中,朱女士和她3个孩子,都有继承人,因此可以排除 个推定。朱女士和她3个孩子是直系尊卑亲属,所以推定朱女士先死亡。那么,朱女士遗产由3个孩子、林生斌以及朱父母继承,总共6份。接下来,3个孩子的遗产由孩子的继承人也就是林生斌一人继承。
此外,还有一些网友质疑:林生斌有立深情人设博取网友同情进而开设公司谋取利益之嫌,且其只顾着自己展开新生活,而置前妻年迈父母而不顾。
对于网友这样的声音,叶名怡说:“这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在法律上,女婿对于岳父母没有赡养义务,只有协助赡养义务人(其妻子)履行赡养义务的义务。也就是说,即使婚姻关系存在,也只是其妻子作为女儿对其父母有赡养义务,女婿只负有对妻子的赡养行为提供协助的义务。比如说,他不能阻拦妻子动用夫妻共同财产赡养父母。”
林生斌的公益营销是否涉嫌违法募捐、骗取钱财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目前,林生斌创立的“潼臻一生”已经将全部商品下架,店内公益页面也没有显示任何内容。
但平台上,一家名为“新品潼臻一生官方店”的童装店仍在经营。
在一期视频节目中,林生斌曾公开承诺会设立非公募的慈善基金——“潼臻一生”,并称将把基金用于帮助全国火灾受灾的人。
法治周末记者在中国社会组织*务服务平台上进行查询,但并未找到名为“潼臻一生”的慈善基金。
一些网友认为:林生斌承诺设立的慈善基金久久未见动静;通过销售童装的网店募集善款,但并未行公益之举,涉嫌违反慈善法。
就林生斌设立慈善基金的承诺等问题,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
“如果在中国社会组织*务服务平台、慈善中国——也就是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等处无法获得林当初所说的基金会名称,这表明林生斌很可能并未正式设立所称的基金会。设立正式的基金会需要按照慈善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要求。当然,是否在申请进程中,这个不得而知。此外,他也可以在某一个社会组织内设立一个专项公益基金,这个也需要调查。”
那么,从法律角度,如何看待林生斌之前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承诺?
马剑银认为:“这个承诺如果没有兑现,当然可以在道德上进行谴责——谴责他说话不算数,谴责他没有诚信,谴责他欺骗公众感情。但单就这一行为很难在法律上进行定性,也就是说,这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诺而不捐’。”
法律上的“诺而不捐”指的是慈善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如果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那么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在这一条中,‘诺捐’首先要有捐赠协议,也就是存在具体接受捐赠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有权利在出现‘诺而不捐’情形时要求交付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根据网友截图,林生斌曾在淘宝、抖音开设童装店,名字也是“潼臻一生”。一些网友称:“潼臻一生”网店上还曾设置了公益栏目,称每成交一笔,会以购买者的名义捐赠10%,作为公益计划的善款。并且,还有网友贴出订单截图称,“潼臻一生”去年“双十一”曾在淘宝上架单价10元的“公益专用链接”。
马剑银指出,网友所说的上述营销方式,属于公益营销。
慈善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也就是说,这些淘宝、抖音的网点如果真的宣称他们所卖的货物其中10%捐赠给公益项目,那么首先要有真实具体合法的公益项目存在,否则就可能涉嫌违法募捐甚至假借慈善名义骗取钱财的违法行为。然而,目前这一事实并不清楚,需要有关部门开展进一步调查。”
马剑银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即使林生斌没有涉嫌违法,如果借助网店开展公益营销,也应在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林生斌连发5条微博回应
7月8日,林生斌连发5条微博,重新回到了他之前意欲告别的“江湖”。
作为“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人家属,他此次回应了部分网友对火灾赔偿款分配的质疑,并称“并不存在网上流传的我要与岳母对簿公堂的情况”。
然而,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家事法研究中心主任叶名怡看来,在林生斌的表述中,存在一些法律问题。而这些问题,或是林生斌与前妻朱小贞家人财产争议的起源。
在林生斌的表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自以为这些足够为二老颐养天年,并没有多想。”
叶名怡指出,这句话实际上是不严谨的——死亡赔偿金和遗产如何分配,法律有明确规定,并不应该存在“以为够不够”的情况。“法律规定归属于老人的份额,就应该给足。”
林生斌此次在微博中亦提及房贷、公司银行贷款偿还事宜。“依据法律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在一方去世后,应由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在确定死者遗产范围和金额时,要把共同债务中应由死者负担的部分先进行扣除,然后得出的净值才是遗产。”叶名怡补充。
微博中,林生斌还写道:“今年端午节前后,岳母 “这实际上涉及的是遗产分配问题。包括上述房屋、存款在内的遗产,是否进行了非常完整的清点、清算?除了林生斌此次在微博中提及的房屋、存款,是否还存在死者的其他遗产?不然无法解释朱母为何不同意。相关事实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叶名怡说。
林生斌曾经的代理律师称:猜测林谋害妻儿“没有依据”
因发布“再婚生子”消息,“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人家属林生斌被指“人设崩塌”。舆论发酵数日后,7月8日,林生斌连发5条微博,回应网友质疑,言语中对前妻朱小贞的家人流露出失望。
在上述微博发出后,朱小贞的哥哥(微博名:朱先生June)当晚发文回应称,自己作为哥哥和舅舅,“过去从来不曾消费”逝去的亲人,并表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文章 ,他写道,“经过二老同意后”会将妹妹所有遗产款项“全数捐出”。
两人此番隔空对话,依然没有消解网间的争议。连日来,法治周末记者通过电话、网络途径多次联系当事人林生斌、朱小贞的哥哥,均未得到回应。
近日,全程参与了年“杭州保姆纵火案”刑事和民事案件诉讼全过程的北京德恒律所律师林杰接受了法治周末记者采访。
“刑事案子中,我和杭州的何向阳律师一起担任林生斌先生的被害人诉讼代理人。民事索赔案中,我和曹刚律师分别作为林生斌和朱小贞父母的代理人共同提起索赔诉讼。整个过程中,还是有点波折的。”林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刑事阶段,当时好多人不理解我们的诉讼思路,以及通过刑事案子的审理厘清各方责任的做法,但从后来的结果看,思路是对的。因为刑事案子的审理,会影响到后期的民事案子审理。”
事件发酵后,一些网友开始怀疑林生斌在纵火案中参与“谋害妻儿”。对于这些猜测,林杰表示:“一审中证人没有出庭,但二审时物业人员、消防人员和专家证人都出庭作了陈述。现在网上有很多人,猜测、怀疑林生斌谋害了他当时的妻子。如果这个猜测是真实的话,通过侦查和法庭审理,一定会发现相关线索。我认为这种猜测是完全没有依据的。我们要相信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
林杰回忆:“在民事案子诉讼过程中,共起诉了9家单位,起诉金额为1.38亿元,包含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等项,其中涉及原被告之间大量的书证,记得装了满满一大箱子,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我们开了好几次庭前会议。应该说,双方边开庭边尝试调解。 也确实是和解结案的。和解方案内容确认后,3个原告都签字作了认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各原告都拿到了赔偿金。”(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