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窑古镇。
红网时刻10月4日讯(通讯员徐旭阳)“十一”期间,这么一群手工匠人来到了铜官窑古镇,他们有拿手绝活,看家本领,在这里大显神通。多件非遗作品在古镇里争奇斗艳,然而在每件作品背后都保藏了每位非遗传承人的孤独和良苦用心。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人的世界,了解每件作品的匠心。
面塑:指尖弄巧的千年技艺
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
面塑又叫“捏面人”,是中华大地上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马王堆汉墓中就有面人(早期面塑)出土。宋代的文献中曾记载着把面塑应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
据铜官窑古镇市场湖非遗街区的面塑匠人胡师傅介绍,面塑以普通的食用面粉为材料,一个面塑工艺品要经过“和”“蒸”“晾”“揉”四道工序,在面粉中加入少许清水后和成面泥,然后把面泥蒸熟后自然风干,让面泥脱水紧实,从而易于揉捏塑型。面塑匠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胡师傅说:“面塑和泥塑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在刻画造型时,两者的手法和用到的工具基本一致。但在制作上,面塑是做加法,把一小块一小块的泥团捏凑在一块;而泥塑是做减法,把一整块泥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卸去多余的部分。另外,由于用材的不同,面塑相比泥塑而言更为细腻,一般可通过塑造的人物手指部分看出一些细微的区别。”
女书:字如其名,如女子般秀丽纤细
女书传承人刘*荣。
潇湘爱莲女书文化研究院李爱莲。资料图摄影/陈飞
女书发源在湖南永州江永县,道县,江华县潇水流域一带。千百年来,靠母亲传给女儿,长辈传给晚辈,在女性之间使用的一种神秘文字,年已申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是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文字字体呈长菱形斜体,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现象和文字奇观。
相传女书是王母娘娘小女儿瑶姬借用天书改编而来。瑶姬本是天上仙女,后因下凡游览人间,迷恋上永州江永的秀美风光,便偷偷地住了下来。眼见江永的姐妹们心灵手巧却没有文化,不识字,言不达意,意不能书,瑶姬便将天上的天书简化,并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使这些貌若天仙的姐妹们一个个能识善写,作诗绘画,读唱自如。旧时当地不少才情女子采用这种男人不识的女书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刺绣、刻划、戳印、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
在女书展位,女书传承人刘*荣现场展示了女书的书写过程。刘*荣师从李爱莲,李爱莲是潇湘爱莲女书文化研究院院长,出生在女书的发源地,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多年来致力于学习研究女书文化,并创作女书柳字体,形似女孩身材,婀娜多姿,飘逸洒脱,集雅致与柔和于一体,让人过目难忘。
烙画:每一幅画都有温度
烙画展位上埋头作画的手艺人。
在无声的世界里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多彩的世界。
走到烙画展位,只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小伙子正在伏案作画。小伙子是位聋哑人,从小喜欢画画,后来接触到烙画这一门非遗技艺,便痴迷其中。烙画的制作原理,简单说就是将工具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碰到竹片、木头等材料,高温产生颜色来作画。
刻瓷:瓷器上的立体画,历经千年不褪色
烙画旁边的展位是刻瓷展位,展位的“主人”是苏师傅。苏师傅的展位摆放着数十件刻瓷画作品,以人物形象居多,每一幅作品的人物都像3D画一样,非常形象逼真。
仔细触摸瓷画的表面,指尖能感受到不同轮廓区域的深浅差异。苏师傅解释到,刻瓷画的制作工艺就是在瓷器上的深色面进行明暗雕刻,其特点在于立体感强。另外相比于颜料作画,刻瓷画因为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即使放置千年都不褪色。
在非遗街区寻找儿时记忆
竹编。
铜官窑古镇实拍图。
除了上面介绍到的面塑、女书、烙画、刻瓷,在铜官窑古镇和市场湖街非遗街区还有吹糖人(在花鼓戏楼与春香街交汇处)、糖画、陶艺、剪纸、湘绣、竹编等非遗展示和体验区,在这里,你可以拾回久违的儿时记忆和传统味道。
国庆来铜官窑古镇听非遗背后的故事,看文化最好的表现形式,品味不一样的假期生活,向所有非遗传承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