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网上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没出息的最大特征:间歇性自律,持续性懒散。”
有点扎心。
年已经到来,不少人也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立下了许多flag。
但是好像……
第一天做得很好;
第二天有点勉强;
第三天还能坚持;
第四天彻底放弃……
读书、学习、早起、健身,确实没有刷剧、游戏、睡觉来得更轻松愉快。
相比于那些正能量爆棚,时刻都在努力的人,人性中的懒散就更显得罪恶深重。
越是想自律,就越讨厌自己的“意志力薄弱”,而越是觉得自己无药可救,就越是想沉溺于短暂的快乐中忘掉现实。
最近一部在公交车上陷入无限循环的悬疑电视剧《开端》非常火爆,而我们也好像陷入“间歇自律,持续懒散”的循环游戏里不断受挫。
不过没有关系,文创品牌“趁早”的创始人王潇老师的这本《五种时间》,也许就是你打破循环的“通关秘籍”。
一、弄懂你是在管理时间,还是在管理人生?
王潇老师在很小的时候就习惯在手册上记录自己的愿望。
比如最简单的,想要考试成功。她还会细化和拆分这些愿望,并且为实现它们感到乐此不疲。
这种习惯成为了她最初建立文创品牌的蓝本。
在年的时候,她的产品正式投入市场,其中销售量最高的单品就是一本名叫“趁早”的效率手册。
很多人都把这本手册当作自己的时间管理工具,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年度计划和愿望清单。
为了搞清楚大家的愿望有哪些,以此更好地去改进产品,“趁早”团队统计了用户的反馈,原本以为会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选项,没想到统计结果却相当一致。
99%的愿望都是金榜题名、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四类。
只有1%的愿望是一些爱好类的,比如学烹饪、学外语,学画画等等。
也就是说,所有人想要的,都是同样一种人生!
一个人金榜题名到升职加薪到结婚生子到买房买车……
之后又希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再升职加薪再结婚生子再买房买车……
原来我们的人生也进入了无限的循环之中,重复着上一辈、下一辈同样渴望的一切。
这好像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存在究竟有何价值?
而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因为一个人要怎么样活才是有价值的,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但是你要怎么活?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你需要自己去弄明白。
怎样弄明白呢?
王潇老师进行了历时10年的摸索。终于在年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策划一场追悼会。
追悼会的策划需要我们考虑邀请的嘉宾、现场摆放的花束、放什么样的音乐,遗产如何分配,你想要对记得家人朋友说什么样的话等等。
给自己一整块不被打扰的时间,好好地琢磨一下这些问题。
实际参与过追悼会策划的很多人都表示,从人生的终点回头来看自己的现实,发现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升职加薪比不上陪伴为自己操劳半生的父母;
买车买房比不上观看自己女儿的每一场校园演出;
加班陪客户比不上精心为自己的爱人准备一顿暖心的晚餐。
弄懂了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平日里自己是为恐惧而活,到如今也许应该为自己而活。
从人生终点回头来看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更加清晰。
我们管理时间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时间随时推着我们往前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抓紧利用,而是一步一步过上自己理想的人生。
管理时间的本质应该是管理人生,向着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愿望,每天都更近一步。
你可能会说,哪有那么容易?
我们不工作就会吃不上饭,饭都吃不饱怎么追求远方?
没钱谈什么愿望?有钱才有希望。
别着急,当我们理解了“五种时间”概念,也许会用更从容的方式迎接未来每一天的挑战。
二、什么是“五种时间”?
“五种时间”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把我们每天的时间规划划分为5种类型,即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玩时间、好看时间、心流时间。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1、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就是指你不做就没办法生存的时间。
像吃饭睡觉、刷牙洗脸上厕所,这些是最基本的生存时间,是无法被取代的。
还有一部分,是指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和外部条件限制,我们无法主动选择而只能被动选择的那段时间。
比如你不工作就拿不到工资,拿不到工资就吃不上饭,那么这部分时间,就算是生存时间。
2、赚钱时间
在经济学里,“赚钱”的意思就是“创造价值”,这里的赚钱时间,意思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使用的时间”。
赚钱价值要和生存价值区分开。意思是你可以不做,因为你不做也不会活不下去。
但是能为你带来一些长期价值的事。
所以你不是为了恐惧去做事,而是自己资源投入的,主动选择的,但是所获得的成果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看到成效。
比如你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想要复习考研提升学历。你现在不考研也不会说吃不上饭,但是你拿到研究生的学历以后,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价值。
这就是赚钱时间,就是把自己的技能、擅长的事、资源统统打包成一个产品,并把这个产品的价值推到无限高的过程。
3、好看时间。
好看时间就是指一切能让你变得更“好看”的时间。
王潇老师认为,审美是多元化的“好看”并不一定是大眼睛高鼻梁嘟嘟唇,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好看”。
这种好看意味着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炯炯有神的目光等等。
所以锻炼身体、吃好睡好、保持积极的心态等,这些都可以算在“好看时间”里。
4、好玩时间。
好玩时间是指,人们主动选择的放松时间。
在好玩时间中,我们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允许自己有意志薄弱的时候。
王潇认为,所谓的拖延和放空,既不是错误也不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故障,而是存在固有逻辑的一个部分。
人越是到了中年,体验过很多经历之后,越是会对眼前的生活感到无聊。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允许自己拿时间换取一些不确定的惊喜,换来好玩和有趣,就越是能够体会到丰富。
5、心流时间。
“心流”一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最早出自《心流》一书,是一种要求人们专注,并且在专注中获得愉悦情绪的体验。
花费在这种体验上的时间,就是心流时间。
明白了“五种时间”是什么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人们会出现无法坚持自律、无法很好地做出时间管理的情况呢?
作者说,都是因为人们“重大事务优先级错乱”的原因。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高考”。
高考以前,一个学生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高考上大学,围绕着这一个整体目标,我们很容易就把任务拆分到小学、初中、高中,再根据学习进度不断升级考试难度。
但是进入社会了以后,目标就不再这么单一。
每个人的生活追求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自己没有主见,习惯参照他人的行动来计划自己的行动。
人家看书你也看书,别人学英语你也学英语,别人学课你也跟着学课程。
为了做事儿做事,为了自律而自律,自然就产生了优先级错乱的情况。
利用五种时间的关键,就是要搞清楚自己人生最重大的优先级是什么,然后从终点开始规划人生阶段的每一步。
三、如何利用“五种时间”打破循环?
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是智能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对生活的渗透逐渐加深,人们需要处理越来越高频、越来越大量的信息流。
想要做到更加有效的时间管理,就要求我们对眼前身处的环境有高度的认知,能够屏蔽四周无意义的信息,主动地觉察时间、支配时间。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场景、身份、需求之下,可能属于不同的时间类型。
比如,同样是学英语,你的目标可能是为了考取雅思托福,而他人的目标仅仅是因为爱好;
同样是在公司上班,你的目的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同事的目的却是到中层然后升高管。
每个人的标准和判断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法参考别人的时间定义去规划自己的时间秩序,同理,别人的选择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与他人比较,只要专注于自己的人生。
明确这一点以后,我们再来按照“五种时间”理论为每天的时间进行分配。
王潇告诉我们,在分配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追求四个原则。
第一,提高生存时间效率;
第二,提高赚钱时间效能;
第三,叠加心流时间;
第四,可支配时间明确指向人生终极目标;
首先,提高生存时间效率。
也就是你不想做但可能不得不做的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掉,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对价值复利有用的事。
其次,提高赚钱时间效能。
效率和效能有什么区别呢?效率就是求快而不一定求质,效能却是求质而不一定求快。
因为我们不会因为不做“赚钱时间”而吃不上饭,但是“赚钱时间”又能为我们带来更丰厚的收益,时间占比也可能非常少,所以在做的时候需要尽量保持专注,提高效能,达到做一次顶十次的效果;
第三,叠加心流时间。
心流时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相比于生存和赚钱时间,你是充分沉浸和享受其中的,能够真正感受到幸福。而人生的所追求的无非就是更多的幸福感。
怎么样达到心流状态呢?就是你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只专注于眼前这一件事。
玩儿就专心玩儿,别想着负罪感;
学习就专心学习,把手机拿到一边。
这样心流时间就能与其他时间叠加,从而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做事的效率和效能。
第四,让可支配时间明确指向人生终极目标。
这一点更为通俗的理解是: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按照什么样的人那样去生活。
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叫村上春树,他的人生目标非常简单,就是保持一种稳定和谐的生活,并确保自己有大量时间专心创作小说。
因此,他每天的时间计划是这样的:
1、保持7小时睡眠,晚上9点睡觉,凌晨4点起床运动。
2、5点开始写作,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结束,每天5个小时大约可以写字。
3、剩下的时间安排则是,处理杂务,准备午餐和晚餐,小睡一会以及自由支配。每天坚持如此,让村上春树成了一位优秀的当代作家。
王潇说:
“人们仰慕强者,仰慕的并不应该是强的结果,而是强的原因,这原因便是常人难以达到的精深专注。”
像你想成为的强者那样生活,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