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争风云集权与分权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0618/5468597.html

集权不是问题,一直集权才是问题,这就是新生美国一直在做和解决的事情:寻找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的平衡。两**治传统发端于此,亦成熟于此。

01战争

年,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最痛苦也最兴奋、最激动也最迷惘的时期。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正式宣布北美殖民地处于叛乱状态,准备派遣*队来镇压。和谈的希望破灭,可大多数殖民地人并不愿意与英国为敌。英国是他们的故乡,他们或他们的祖辈就是带着英王的授权书来到这里谋生的,英王是他们的精神慰藉,也给了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的合法性。

而且,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拥有最强大的海*。他们与英国的实力差距,如同现在巴勒斯坦与美国的天壤之别,根本是以卵击石嘛。

他们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安家乐业,要么是农场主要么是小店主,有恒产的人,对战争有着本能的恐惧。但是,要他们服服帖帖地缴纳重税,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两个世纪以来,英国*府只是将北美殖民地看成是廉价原材料的供应地和英国商品的倾销地,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治的统治方式,对英国而言,这种统治方式的性价比 ,也在无形之中塑造了北美殖民地的自治理念和自由意识,毕竟天高皇帝远,长臂管理比较困难。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这场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的争霸战,让英国背负了巨大的债务,于是将税收镰刀挥向了养肥的北美殖民地。

于是,一个世界史上很普遍的压迫与反抗就这样产生了。

年夏天,几个最富有的农场主和商人,决心*一把:向世界宣告独立。有钱人,都不愿意被管理和束缚。

宣言撰写的任务落在了托马斯·杰斐逊这位33岁年轻人身上。他是个端茶倒水的小角色,在整个大陆会议过程中,沉默寡言,少说话多干活,但是他文笔 。你看,会写文章,是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

杰斐逊是弗吉尼亚州的富二代,14岁就继承了父亲的种植园:近20平方公里土地和几百名奴隶,除了留下丰厚的财产,父亲在遗嘱中还告诫他要好好读书。他听从父亲的意愿,没有选择“浪”,而是读名牌大学,学习人文哲学,练得一手好文笔,毕业后就从*,一路升至州长,期间起草过多个法案。总之,一辈子顺风顺水,名利双收。

杰斐逊很喜欢自己的种植园,那里风光优美,生活舒适,无聊了还能跟女奴隶谈谈恋爱,是他向往的 乐园。这就使得他对农民和土地有着较深的情结,相信自由的巨大吸引力(可以安心当土财主),他后来的*治理念也根植于此。

领到任务后,杰斐逊把自己关在费城狭小的公寓里,外面是战斗的硝烟,里面是理想的火花,杰斐逊感到自己处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凝聚成精华写出来。

一个月后,气势如虹的《独立宣言》面世,7月4日正式对外公布,杰斐逊一炮而红。

大农场主、将*华盛顿收到宣言后,将宣言向每一个*官宣读。此时,乔治三世的三万皇家*队正在气势汹汹地赶来,华盛顿组建的大陆*严阵以待,其中一名普通士兵,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出身贫苦,是加勒比海岛上的一名私生子和孤儿,但他从小就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爱读书。别的小孩在玩耍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后来“高考”落榜,没有被纽约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录取,小汉密尔顿毫不气馁,自学成才,每天看书到午夜,早上又很早起床,到一个安静的墓园去继续读书,最终因为文采斐然被国王学院看中。

后来还有一个穷小子靠读书改变了美国历史,那就是如雷贯耳的林肯。

读书改变命运,自古皆然,不分中外。

在学校里,汉密尔顿对成功充满了渴望:“为了成功,可以去冒生命危险,我希望能发生一场战争,让我展现自己的能力。”果不其然,独立战争爆发了,真是一只乌鸦嘴。他果断去参*,他将在这里遇到自己的伯乐—华盛顿,晋身美国开国功勋之一。

这个时候的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一个生活在南方,一个生活在北方,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尽管素未谋面,但他们终将因自己的好文笔而改变命运。

年《独立宣言》发表之后,美国各个英属殖民地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并开始称自己为“州”。这时候的州是主权独立的*治实体,大陆会议只是*事临时指挥部。

没有中央,只有地方。

那么,实力悬殊,再加上没有统一的中央,独立战争怎么就赢了呢?

那是因为“天佑美国”,它一不小心选择了一个很好的独立时间:英法七年战争刚结束,法国战败。一个是新兴的殖民帝国,一个是称霸欧洲年的欧陆老大,荣耀护体的法兰西,是一百个不服气。

路易十六一听说北美闹独立、英国后院着火,开心极了。送钱送武器,直接派海*去攻击英国舰队,还 个承认美国独立。那个时候的富兰克林是凡尔赛宫的常客,是法国人热烈欢迎的英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战争的结束也与美国关系不大,而是法国和盟友西班牙同意结束战争时,英美才停战的,连协议都是在巴黎签订的,这就是年的《巴黎和约》。

没有法国,就没有美国。现在的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国在年庆祝美国独立周年而赠送的。

在美法*队前,英国康沃利斯侯爵投降

这场独立战争成就了美国,也成就了汉密尔顿。

因为文笔优势,他进入了华盛顿的参谋部,承担了华盛顿的绝大部分公文写作任务,一来二去就与华盛顿身边的上层名流搭上了线。在新泽西州的一次舞会上,他看上了年方二十的名媛伊丽莎白·斯凯勒,大陆*将*菲利普·斯凯勒将*的次女。汉密尔顿跟着了魔一样,展开了疯狂的爱情攻势,在华盛顿妻子的穿针引线下,年冬天,二人结婚。

战争结束后,汉密尔顿的爱情事业双丰收,实现了草根逆袭;杰斐逊所在的弗吉尼亚州赢得自由,可以当土皇帝了,杰斐逊本人则升官担任国会议员和驻法大使,升官发财两不误。

皆大欢喜之下,众人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美国就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老兵讨薪,国会议员在四处逃串来躲债,导致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原因是美国国库空空如也。

打仗是最烧钱的游戏,没有之一,美国一出生就欠下万美元的债务,这个数据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财*收入的80%!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面临天平的两端:需要限制*府权力来保障各州的独立自由,但是又需要强大的*府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偿还债务。

在这里,要先给大家普及一下集权与专制这两个概念的不同。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自治对应;专制,是指中央层面的权力集中,与民主对应。专制必然导致集权,但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

美国*客,对于反专制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从孟德斯鸠那里找到依据,建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这个问题的进展很顺利。

他们的争论,主要是在集权上。

美国是先有主权独立的州,再有联邦*府,联邦*府是各个州代表商量出来的。这跟中国封建王朝截然相反,打下江山后先有中央,再来论功行赏、划分地方。但美国既然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央*府,必然需要州让渡一部分权力出来。但是,让渡多少,是一个无法定量的开放式问题。

汉密尔顿在战争期间亲身体验到联邦*府的软弱无力给*队带来了多大的窘境,对此十分不满,他在纽约结识的都是富有的资本家,他们都希望建立秩序和统一的市场,无论是个人感受还是利益角度,汉密尔顿都支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府,而且必须是富商权贵控制的*府。

他的观点是:“所有社会都分成极少数的大多数人群。前者出身良好而富有,后者则普罗大众。大众是动荡和变化的,他们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杰斐逊是一个种植园主,比较钟情田园般的乡村生活,种植园就好比我们90年代的国企,里面啥都有,是一个独立自治的实体,因此他强调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必须依靠农民和种植园主,美国应该是一个许多小型而独立的农场组成的田园牧歌式国家。所以,他认为*府越小,种植园主就越自由,民众就越幸福,国家就越稳定。

杰斐逊的观点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足可见,从诞生之初,美国就埋下了南北战争的种子。

杰斐逊(左)与汉密尔顿(右)

于是,在中央*府的权力边界上,美国陷入激烈的*治争论,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主张中央集权的联邦*,以汉密尔顿为首;主张地方自治的民主共和*,以杰斐逊为首。

两*的吵打是家常便饭,张三朝我脸上吐唾沫,我用随身的拐杖敲张三的头,然后旁边的李四用火钳打我的背,我的盟友王五抄起板凳朝张三李四扔过去。

两*的不同,在看待法国大革命上体现得很明显。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越来越激进,路易十六被砍头,联邦*对此感到恐惧,民主共和*极力称赞革命中的反贵族统治和公民精神。

联邦*写了《联邦*人文集》,宣扬联邦*府保持统一、强大的必要性;民主共和*针锋相对,写了《反联邦*人文集》,认为联邦*会增加税收、偏袒权贵、轻视平民,终结公民自由。

于是,围绕集权问题,两*从建国一开始就杠上了,开启美国*争的历史。

02 *系

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结下深厚的友谊,而与杰斐逊合不来,因此在前12年,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执*。华盛顿任总统,汉密尔顿任财*部长。

汉密尔顿建立国债体制来解决债务问题,他被称为“国债之父”,美国 银行、征税计划,也逐步落实,保持了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联邦*的*策主要是为了服务大资产阶级,随着权力的扩张,他们在年出台《煽动叛乱法》来削弱反对人士,杰斐逊开始担心汉密尔顿正在建立一种危险而独断的为少数人服务的权力体制。

美国国债年:一出生就没打算还,却能越借越多

权力是人世间 的快乐和最强的*品,如果没有制约,任何美好的理念,都将以专制结束,没有人能够抗拒,比如英国的克伦威尔、清末的袁世凯。

汉密尔顿在国会演讲中直言不讳:“没收各个州*府的行*权利,把全部主权都集中到一个总体*府,哪怕这个*府是君主制的”。杰斐逊认为汉密尔顿正在用国债建立一个庞大的金融利益集团,接着就会出现可怕的专制,断送独立革命的成果,他攻击汉密尔顿是一个独裁野心家。

杰斐逊公开反对*府:“如果不成立一个反对*,我就不能上 ,我情愿下地狱。”

华盛顿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两*的*争时常让他受到无辜攻击,他不愿意卷入到这种*争中,但又不能不忍气吞声来当“和事佬”。因为无力阻止这种争执,他陷入深深的煎熬和困惑。杰斐逊为了安慰这位老大哥,还亲自解释:我向你保证,我从来没有对你进行人格攻击。

年,64岁的华盛顿感到了厌倦,宣布不再谋求第三任期,还警告说*争将导致国家分裂。华盛顿一定没有想到,他没有用自己的威望和武力去镇压反对*,反而给美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治遗产:两*制。既防止了专制,也防止了无序,维持经济与*治的微妙平衡。

华盛顿下野后,联邦*势力强大,汉密尔顿是*内无可争议的老大,总统职位本该是他的囊中之物,但他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年夏天,汉密尔顿的妻子带着孩子前往奥尔巴尼度假,汉密尔顿本人留在费城,不久身体开始躁动。某日,姿色撩人的有夫之妇玛丽亚·雷诺兹来到了汉密尔顿位于费城第三大街南79号的红砖寓所,并请求和他私下交谈,两人相谈甚欢。不久,两人就开始带着对方来自己的住处幽会,不断发生该发生的事情。

年,汉密尔顿的私情遭到内部曝光,民主共和*直接威胁,如果汉密尔顿参选总统,就把这件事情曝光社会。这是美国最早的性丑闻事件。

联邦*不甘示弱,就去挖杰斐逊的黑料,发现他经常睡自己的一个女奴隶。民主共和*不甘示弱,继续深挖汉密尔顿的私情事件,又发现双方还有非法的证券交易。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联邦*只得认栽,汉密尔顿只得放弃竞选。

但是,杰斐逊失算了,低估了联邦*的力量,以三票的微弱优势败给约翰·亚当斯。汉密尔顿也犯了个战略错误,为了避免自己因桃色事件而受制于民主共和*,他决定坦白:年8月底,他用自己丰富的文采出版了《雷诺兹小册子》,描述了这段婚外情细节。

到了年,汉密尔顿的私情风波并未完全散去,依然没有出来竞选,这一次杰斐逊险胜,担任美国第三任总统。由于击败了联邦*,杰斐逊经常说这是“年革命”,与年美国宣布独立同等重要。

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每当美国开始有一D独大的苗头时,必然会出现另外一个*,将这这股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上任,杰斐逊就贯彻落实自己的地方主义和公民自由,严格限制联邦*府的权力扩张。他大幅减少联邦*府的财*开支,削减国债余额,将*府权力尽可能地下放到各州,向全民灌输公民理念。

杰斐逊的*策,极大释放了美国的活力,国家的文化生活开始挣脱欧洲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的趋势,宗教复兴带来的文化大觉醒,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经济上,杰斐逊比较保守,他重视农业,农业最重要的就是土地,从拿破仑手里购买路易斯安那就是他主导的。

汉密尔顿与杰斐逊之争,表面看起来埋下美国动乱的种子,实则一不小心成就了美国:联邦*用*府权力来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蛋糕,但忽视了民主*治;民主共和*用地方自治来释放*治活力,分好蛋糕,但没有重视商业潮流。一个搞经济、一个搞*治,两者一结合,才让美国发展有了这两条腿,而不是瘸子。两*的这种分工,一直延续到了如今的共和*与民主*。

年,杰斐逊总统派门罗作为特使前往巴黎,“门罗先生,我这儿准备了两百万美元,也就万美元出头吧,把新奥尔良能买下来就买下来,买不下来就再说吧。“新奥尔良只是一个港口,当门罗坐了三周的船到达巴黎时,拿破仑突然说不但要卖新奥尔良,还要卖掉整个路易斯安那,开价只是0万美元,只是美国对新奥尔良预期价格的10倍,面积可是大几百倍啊。

杰斐逊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拿破仑却给了他整个春天。原因无他,拿破仑打仗没钱了,路易斯安那这个法属殖民地现在成了鸡肋。

法国不仅是美国的接生婆,还顺带做了乳母。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领土突然增大一倍,杰斐逊马上又迎来另一个“好消息”。年7月的清晨,好斗的汉密尔顿要与副总统阿伦·伯尔决斗,伯尔的子弹打中了汉密尔顿的胸口,重伤不治,第二天死亡。他的妻子则当了50年寡妇。

*绩很够、对手不够,杰斐逊在年高票连任。

当时如果汉密尔顿能够收敛脾气,好好经营自己的联邦*,他有的是机会参加总统竞选,毕竟他去世时才49岁,以他的威望,当个总统不在话下。如果打过独立战争的他当总统,年英美战争,联邦*就不会反战,也就不会那么快消亡。伯尔的一颗子弹,成为历史的蝴蝶效应。

年杰斐逊第二任期即将结束,他本来可以当三届,但自愿退出了竞选,因为“开国之君”华盛顿也只当了两届,他也不好意思比华盛顿干得更长,会落人话柄。虽然宪法没有规定总统最多只能当两届,但两位开国元勋的总统都如此,这种不成文的传统便一直保持到了二战。

杰斐逊回到自己位于弗吉尼亚蒙蒂塞洛的庄园隐居,再也没有重返华盛顿,国务卿麦迪逊当总统,还是民主共和*执*,两人还是老乡,都是弗吉尼亚州的种植园主。麦迪逊基本上是“萧规曹随”,继承了杰斐逊的执*思路:自治的地方主义、开疆拓土。

购买路易斯安那后,用萝卜加大棒的方式从印第安人手里攫取大量土地,只不过这个时候还比较克制。

年,麦迪逊连任总统,英美再次爆发战争,俗称“第二次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个就是间接灭亡了联邦*。

战争初期,美国明显不敌,屡战屡败,而且还是惨败,连白宫都被烧了,于是联邦*开始猛烈攻击民主共和*。他们认为肯定打不赢,就出了一个“馊主意”:在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建立一个亲英的独立国家。

这实际上是北方闹独立。

年12月,联邦*人还召集新英格兰各州的代表,到哈特福德开会讨论独立一事,有的代表说道:“我看,没有理由怀疑英国会取得成功,那么,我将考虑将合众国一切两半,我希望在下一届国会上看不到一个来自西部各州的代表。”

这是美国 次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

不过,最终的表决结果是,独立派以微弱劣势遭到否决。美国惊险过关。

与此同时,民主共和*人安德鲁·杰克逊将*在新奥尔良取得大胜,举国受到鼓舞,联邦*顿时自惭形秽。安德鲁·杰克逊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且在日后登上总统宝座。

新奥尔良大胜的时候,欧洲正处在滑铁卢战役的前夜,拿破仑在欧洲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于是英国希望早日结束美洲战争。

战争一结束,反战的联邦*成为过街老鼠,迅速消失。

民主共和*一家独大,和年的总统竞选,成为过家家的形式,门罗没有遇到任何反对,联邦*寿终正寝。

没有了制约,民主共和*不可避免地走向中央集权,比当初的联邦*还要过分,民主共和*标榜的地方主义走向衰弱,国家主义迅速抬头。由于杰斐逊、麦迪逊、门罗三人都是弗吉尼亚州的种植园主,人们把这段时期被称为“弗吉尼亚王朝”。

大名鼎鼎的安德鲁·杰克逊马上登上舞台,接过杰斐逊打击国家主义的衣钵。

03屠龙者

年7月4日,是《独立宣言》50周年纪念日,举国一片欢庆。在这个难忘的日子里,两位开国元勋——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在几个小时内相继去世。杰斐逊临终时说:“第四任总统(麦迪逊)还在吗?”而亚当斯在临终前安慰身边的人:“好在杰斐逊还活着。”其实,杰斐逊早他几个小时去世了。

老一辈革命家相继离世,年轻人登上*治舞台,美国的*治环境今非昔比。联邦*烟消云散,年总统竞选,火药味十足,民主共和*分裂:一方是国家共和*,支持中央集权,以时任总统亚当斯为首;另一方是民主*,拥护民主自治,以战争英雄安德鲁·杰克逊为首。

这个民主*,就是现在的美国民主*,杰克逊是创始人和 任总统,他的平等理念也根植于民主*的执*纲领。现在的共和*要出现得稍微晚些。

杰克逊是个狠人,与汉密尔顿有诸多相似:草根出身、战争英雄、性格好斗,都属于典型的强人,也都将国家带向中央集权的方向。

杰克逊22岁的时候就看上了一位有夫之妇雷切尔,雷切尔老公见到他时,两人想来一番武斗,杰克逊拒绝了,倒不是因为怕,而是觉得太小儿科了,他提出决斗(枪斗),直接把别人吓跑了。为了爱情能*上生命,自然赢得了美人芳心,杰克逊在24岁时与雷切尔结婚,搬到田纳西州居住。

年,31岁的杰克逊当上田纳西州大法官,某日,他意外碰到了田纳西州州长,这位州长在跟别人宣扬自己的*绩,杰克逊也去跟着凑热闹,闲扯自己的贡献,谁知州长一阵嘲讽:“贡献?你有什么贡献?我只知道你把别人的老婆拐到了田纳西。”杰克逊怒火中烧,不顾州长已拔出的佩剑,拿起路边的一根木根就冲上去,把州长揍了一顿,要不是众人拉开,州长会更惨。

几年后,一位报社记者喝着酩酊大醉,拿杰克逊的妻子开玩笑,后来在决斗中被杰克逊打死了。

年参加英美战争,骁勇善战,作风强硬,人送绰号“老胡桃木”,最终在新奥尔良战役中一战成名,享誉全美。

就是这样一位强人,在年总统竞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不幸的是,树大招风,针对他婚姻的恶意指控越来越多,雷切尔几次气得晕倒在地,健康状况一落千丈,很快去世。妻子意外身亡,激发了杰克逊的斗志,他终身未再娶,全身心用于经营民主*,他要带领民主*驱逐国家共和*代表的特权势力,让美国重回平民时代。

年3月4日,杰克逊的就职典礼盛况空前,前所未有的庞大人群聚集在国会大厦。仪式结束后,嘈杂的人群穿过宾夕法尼亚大道,跟着英雄走向白宫。人们急切地要和新总统握手,结果相互践踏,弄脏了衣服,弄坏了沙发和椅子。

杰克逊的*治盟友肯德尔激动地说:“那是人民引以为傲的一天,杰克逊将*是他们自己的总统。”而 法院法官斯道雷厌恶地说:“暴徒国王的同志看来获得了胜利。”

两人的话,预示了杰克逊总统的权力之路:从代表人民,到代表权力。一个人,被国民捧得越高,就会离国民越远。

杰克逊的民主纲领,是为所有白人男性公民带来平等的权利。在他的8年任期内,选民人数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选民占白人成年男子的比例,从27%迅猛提高到80%。

可以说,杰克逊将美国彻底变成由全体白人而不是少数阶层控制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当时 的*治明星。

但是,他对白人有多友好,就对有色人种多残忍。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印第安人的蔑视:“印第安人既没有智慧、工业、道德,也没有想要改进的愿望。”为了扩张土地,他残忍地驱逐印第安人,不惜武装清除,“血泪之路”西进运动由他操办。

正因如此,现在的民主*并不愿意多提及杰克逊总统的历史地位,尽管他是民主*的创始人,但手上沾满了印第安人的鲜血啊。

同时,在他的8年任期内,州*府与联邦*府的权力此消彼长。一个典型例子是,年南卡罗莱纳州议会通过了禁止在该州征收关税的法案,杰克逊不惜武力威胁,用强硬手段粉碎了南卡的行动。面对州的不听话行动,他觉得商量来商量去没有尽头,很愿意用强力手段来镇压,因此没有哪个州敢单独对抗联邦*府。

联邦*府权力的扩大,带来财*收入的快速提高。年,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财*盈余,到年,杰克逊用财*盈余还清了所有国债,这是美国历史上 的一次。财*情况的改善,杰克逊就把盈余资金贷款给各州使用,大大增加了联邦*府的权力空间。

美国朝着集权方向滑进。

因此,有人称他是“国王安德鲁一世”,他也成为 遇刺(未成功)的总统。

为了限制民主*的权力扩张,辉格*应运而生,这个名字源于英国致力于限制国王权力的辉格*。

04第二*系

辉格*与民主*在施*纲领和阶级基础上截然不同。

辉格*人一般是富有的商人,有更深的贵族背景,集中在北方;民主*自称“平民**”,北部小商人、南方种植园主、以及在西进运动中受益的西部人士,是主要的支持者。可见,民主*的成分比较复杂,至今也如此。

辉格*坚定地支持发展工商业,将美国打造成工业化强国。民主*比较中立,守着过去望着未来,支持农业经济,也不反对发展商业,*府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社会障碍,保障人们获得机会的平等机会。可见,辉格*更注重经济现实,而民主*更注重*治正确。

从这个时候起,就奠定了民主*的一些基本特质。而作为共和*的前身,辉格*也奠定了共和*的一些基本特质。

年,辉格*人哈里森以 优势赢得总统竞选。在年南北战争前,两*基本是交替执*。

集权的风险暂时解除,但美国又遇到一个更大的问题。

年,民主*人皮尔斯任总统,但碰到一个让人很无语的问题:面对唾手可得的土地,美国人居然反对扩张了。世界上居然有国家对领土没了兴趣?!当时美国已经扩张到了太平洋,又对古巴和夏威夷产生了兴趣。

总统皮尔斯开始秘密计划占领古巴:以1.2亿美元购买,若西班牙拒绝,那么,根据上帝的指示(昭昭天命),我们以武力夺取古巴就是正义的。还没等欧洲反对,美国自己就开始反对了,北方人士异常愤怒,认为*府在密谋接纳新的蓄奴州。

与此同时,夏威夷主动要求加入联邦,南方人士又愤怒了,指责*府在偏袒自由州。

本来可以名垂青史的皮尔斯眼睁睁看着两个计划都破产。

美国的这种反逻辑的背后,是南北矛盾的激烈冲突。当北方在大力发展工商业时,南方的支柱依然是种植业,围绕奴隶制的南北分歧越来越大。北方需要更大的市场,南方宁愿撕破脸搞独立,也不愿意放弃落后的农奴制,双方不断撕逼,总之,触动利益比触动灵*还难。美国奴隶制是一个比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双方的核心斗争焦点,就是新加入州允不允许实行奴隶制?当时,美国的自由州和蓄奴州的数量相等,双方在 立法机构参议院的实力相同,一旦有新加入州,势必打破平衡,双方高度紧张。

有些地区不用看就知道会实行什么制度,比如古巴,若占领,肯定是蓄奴州;夏威夷,肯定是自由州。除非这两个州同时加入,否则没门。所以,皮尔斯总统才会十分苦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年,美国国会通过《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新的土地上到底该不该实行奴隶制,这应该是各州自行决定的事情,联邦*府无权干涉。

结果,该法案直接摧毁了辉格*,有议员呼喊道:“我们完蛋了,这个*死到不能再死了!”北方辉格*人是辉格*的铁盘,他们反对该法案,于是退*独立出来,成立共和*。

共和*继承了辉格*的大部分*员和施*纲领,只不过他们又多了一个明确要求:废除奴隶制。林肯就是其中一员,年退出辉格*加入共和*。

南北战争后,共和*维护了国家统一,还有商业文明的加持,美国即将迎来共和*的时代。

民主*和共和*之争,由此开始。

“甜野男孩”丁真爆火,一场自下而上的阳谋

耐克新广告被日本网友怒喷丑化日本:我们没有种族歧视!

暗杀伊朗科学家:12个专业杀手,炸弹狙击手就位,医院断电没法救

截流雅鲁藏布江,到底能否控制水源?再造“3个三峡”意义巨大!

本文授权转载自小炒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