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晨
如何进一步优化公证服务,破解办证“难、繁、慢”等问题?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策例行吹风会,司法部相关负责人就即将印发的《关于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回答了记者提问。
规范精减公证证明材料
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公证机构家,执业公证员人,年办理公证万余件。公证作为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介绍说,为解决办证“难、繁、慢”的问题,推进公证工作便民利民,既要保留合理的证明材料,避免为不真实、不合法的证明事项出具公证书,也要清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减轻当事人负担。为此提出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全面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坚决清理没有明确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凡是能够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能够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验的证明材料,不得让当事人重复提供,杜绝循环证明、无谓证明。今年8月底前,将梳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高频公证事项所需证明材料清单并向社会公示,清单适时动态调整、增加。二是加快推进数据共享。今年年底前实现大多数的公证机构与人民法院、仲裁、住建、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和机构的发送、查询对接。年,所有公证机构要全部完成对接工作,为办理公证业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核查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三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公证机构必须一次性明确告知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和往返公证机构次数。四是探索实行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者获取难度较大的公证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按规定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证明材料。这项工作由省级司法行*机关确定本地区告知承诺事项范围并于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司法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将公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将企业和个人提供虚假材料、不实承诺的行为信息记入信用记录,依法依规与有关部门共享并向社会公布;同时,相关主体不得再次适用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
熊选国补充说,后续将适时召开专门会议,就怎么落实好这些*策措施来进行专门部署,确保把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进一步简化继承公证程序
近来,“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问题不时被媒体报道。针对此类现象,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施汉生介绍说,遗产继承公证是群众反映公证行业证明多、难、慢、繁比较集中的领域。年,全国共办理继承公证万件左右,约占公证业务总量的14%。继承公证领域存在的异地办理不便、部分证明材料因客观原因提供难度大、容易产生“自证循环”、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对此,施汉生回应称,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改进:
一是简化和完善继承公证有关规则。通过修订相关规则条文和行业规范,运用信息化手段、公证机构主动服务等措施,进一步简化继承公证程序,提高办证效率和便捷性。二是结合推行的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同时加大*务信息共享工作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三是对小额遗产继承公证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当事人有小额遗产继承公证需求的,因客观原因获取难度大或确无可能获取的证明材料,经询问当事人并审查关联证明材料后,未发现有疑义的,在当事人作出真实性承诺后,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四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度,减少现场等候时间和往返公证机构的次数。五是及时高效办理。公证机构对继承公证不得推诿,不能挑肥拣瘦,不得拒办,要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办理,缩短办证时间。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异地办理公证的需求越来越多。此次《意见》提出,要通过做好公证机构与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推广运用在线公证服务模式,实现高频公证服务事项的全流程在线办理,“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
强化公益属性继续降费减负
在便民服务举措和涉企公证服务方面,此次《意见》倡导公证机构在严格办证程序前提下,缩短办证期限,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做到当日出证。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扩大融资、资金周转、债务偿还等困难,有效运用涉企“绿色通道”,设置专门办证窗口,安排公证员“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做到当日受理、及时办理、快速出证。
在通报公证体制改革进展时,熊选国介绍说,创新公证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不少公证机构积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金融风险防控、知识产权保护等业务领域。以年为例,全国公证机构参与司法辅助事务领域的公证件,金融领域件,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件,产权保护领域件,“三农”领域件,这些新型领域占去年公证业务总量的17.15%。与此同时,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稳步推进,目前全国有合作制公证处家。
熊选国指出,公证体制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当前,仍然存在公证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机构和人员总体弱化,公证服务供给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等问题。
为此,《意见》提出要持续深化公证改革,更大激发公证行业活力。要积极落实事业体制公证机构改革*策,规范有序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建设发展,完善公证机构保障机制,以制度供给增强公证行业吸引力、从业人员内生动力。通过深化改革的办法破除公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证服务如何体现公益属性?记者注意到,这次《意见》对强化公益服务作出规定,提出司法行*机关、公证协会要将公证员开展的公益法律服务纳入考核指标。将公益法律服务事项和技能作为公证员职业培训重要内容,深化公证员职称制度改革,也把公证员参与公益法律服务作为职称评审的考核指标之一。
“我们将科学制定公证公益服务事项范围,鼓励公证机构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及生活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比如去年疫情防控,一线参战的医务人员等,在办理公证服务时我们也要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施汉生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司法部出台文件,明确相关收费*策,进一步推进降费减负工作。
记者还注意到,为全面加强公证队伍建设,司法部正在开展为期8个月的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治理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饬行风行纪,弘扬行业新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