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乃至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东三省一直都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东三省同样为祖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蒋介石统治中国的时代,却被“拱手让人”。对此,许多人至今仍然难以理解。
尽管在相关的抗战影视作品之中,出现了一些东北*队反抗日本关东*的场景,可这样的场景和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国内建立的抗日统一战线,似乎还有很大的差别。那么直击真实历史中日*侵略东北三省的镜头,和电视剧中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呢?
国内局势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首先要知道当时国内正经历怎样的发展变化。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继承了张作霖留下的遗产,成为第二位“东北王”。而对于张学良的*事资本,蒋介石一直都有拉拢的心思。毕竟只要能够处理这个国内第一大*阀,那么其他省份的*阀自然也很好处理。
而恰逢当时东北*和苏联爆发矛盾,在张学良没有办法独自解决问题的时候,蒋介石出面卖给张学良一个人情。通过这个人情、蒋介石自身的势力以及蒋介石对张学良给出的许诺,最终张学良选择朝着蒋介石靠拢,并对外宣布遵从蒋介石的安排调动。
当然,虽然张学良表明愿意接受蒋介石的调动,但如果蒋介石想要在这个时候就将张学良从东北调走,根本就不现实。因此,张学良还是和之前一样管理着东北,只是在相关事宜上和蒋介石的国*来往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正因如此,有着原东北*的底子和国*的支援,东北*的实际战斗力,绝对不弱。
攘外必先安内
既然如此,那么在面对日本人贼喊捉贼的进攻时,为什么在根本没有任何像样抵抗的情况下,东北就沦陷了呢?这一切都源于蒋介石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策。在做出这个决策以后,蒋介石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最终让张学良回到关内,并借此展开“驱虎吞狼”的计划,让张学良带领东北*围剿我们工农红*。
作为不抵抗*策的实际决策者,蒋介石没有受到太多的批评,反而是张学良被人指着鼻子骂,再加上和红*战斗的过程之中,曾经屡战屡胜的东北*,竟然屡战屡败,这让张学良无比的憋屈。而在了解到红*的战斗目的以后,张学良终于醒悟过来,并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统一抗日。
因此,其实日本侵略东三省的过程之中,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而日本对于东北的侵略,就像对朝鲜半岛以及台湾的侵略一样,力求将这里变成自己的海外殖民地以及重工业基地,为后续发展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好充足准备。好在无数先辈顽强不屈的奋战,最终彻底击碎日本侵略者的美梦,将日本人彻底赶出中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