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子女,对父母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有些人不这么想,平常不孝敬父母,等到分遗产时就想着多拿多得。
弟弟:大哥,你这遗产分得“真好”呀,凭什么我就只有这么一点?
哥哥:你说呢,这些年你只顾着自己生活滋润,却有赡养过父母吗?
弟弟:我不管,必须均分,要不谁也别好过。
哥哥:好好学学法律知识吧,《民法典》规定,不尽孝者不分或少分遗产。
遗产分配
1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4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5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事父母,能竭其力。”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弘扬着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孝顺父母也是应尽之责,也是优秀的传承文化。《民法典》的这一规定,为老人的赡养问题提供了保障,也避免了遗产纠纷的问题。
龙津检语
遗产继承易冲突,民法典来解纠纷
赡养继承紧关联,老有所依有保障
普法讲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标题:《《龙津检语》民法典系列:遗产,谁都能继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