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开始后,财产如何分配法律这样规定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必然终点,每个人到老时都将面临遗产继承问题,在我国,《民法典》规定了财产的继承方式主要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在继承人去世前没有留下有效的遗嘱时,财产将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遗嘱继承:指继承人在去世前留下了有效的遗嘱,遗嘱中规定了财产的分配方式,继承人的财产将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继承。

1.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或遗赠:遗嘱、遗赠优先,没有遗嘱,按照法律规定分配遗产。

遗产的范围就是个人的合法财产。不是个人的不是遗产,与别人共有的部分,也只能处分自己所有的那部分,非法的财产不是遗产。

遗嘱:自己可以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按照自己的意思分配给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或多个。

遗赠:也可以把财产赠与给继承人以外的人或者集体组织。

遗嘱有效需要兼顾形式和内容。遗嘱需要有效才能执行,无效的遗嘱涉及的财产处分无效。

自书遗嘱就是自己写的遗嘱,法律规定自书遗嘱应当有本人的亲笔签名、且要标注清楚年、月、日。

遗嘱可以引导子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对尽到扶养义务的子女可以多分配财产,对不孝子女,遗嘱也可以起到惩罚的作用,剥夺不孝子女的继承人身份。

2.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和分配方式

老年人的财产都是用毕生努力奋斗创造而来的,对财产的处置可以通过立遗嘱实现,如果没有遗嘱,则应按照《民法典》规定进行遗产分配。

当继承人没有留下有效的遗嘱时,财产的继承将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继承顺序进行。一般情况下,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如果继承人在同一顺位下有多个继承人,财产将按照法定份额进行平均分配。

法定继承人第一顺位: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规定是先由第一顺位继承,然后由第二顺位继承财产。每一顺位一般平均分配。

但是也存在例外,比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第三部分:遗嘱继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遗嘱继承是继承人在去世前留下有效遗嘱的情况下,继承人的财产将按照遗嘱的规定进行分配。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否则该遗嘱处分将被认定为无效。

遗嘱的有效性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衡量的,形式上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要求,内容上遗嘱的处分不能处分别人的财产。

遗嘱无效的通常原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比如没有见证人、别人代写但不能体现自己的意志,或者没有签名、没有写年月日等,都是可能导致无效的原因。

第四部分:管理人的选定与财产管理

在继承开始后,应当选定管理人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管理。

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

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管理人可以由继承人在遗嘱中指定,也可以由法定继承人共同选定。管理人负责继承人的财产管理和分配,并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义务,确保财产分配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遗产管理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获得报酬。

结语:

继承是涉及到财产权益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财产的继承方式主要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而法定继承将按照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在继承开始后,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对财产进行管理,确保继承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是保障继承权益的重要环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