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篇遗产继承,人类无中生有的广泛而

在遥远的大海中央有一座“人人之岛”,岛上安宁的住着一百多位初心部落的族人。当他们生活了几万年的小岛在最近的几千年里逐渐“沉没”以后,酋长和族人们心怀彷徨和焦虑被“裹挟”到了“孤独之岛”,从而开启了一段与祖先的内心喜好不同的人生游戏。虽每日面向未来,却心盼从前,他们还能找到回家的路重返家园吗?......

摘自原创《初心部落,找回失落的家园!》之第二部分:文明2.0--“勇敢者”游戏/续上:

第4节:遗产继承

一、人类何时才开始出现了遗产继承?

本书前面内容讲到了,最初的人类氏族部落时期,所有族人都需要同仇敌忾应对自然环境和饥饿,天下为公和平均分配是养活族人和保存族人整体实力的最佳策略。所以,这个时代讲遗产继承就无从谈起。在那个时代,子女就完全没有继承父母的什么东西吗?答案是有继承,比如:技能、语言、精神、勇敢、关系网、一点工具或帐篷,甚至人类特有的智慧、故事、在某个星空下对未来猜想,父母都毫无保留的一代代传给子女。当时的子女继承这些就足够了吗?当然足够了,从人类父母那继承来的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子女生存所需,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物种的父母能给到子女的东西。

这样的继承内容简简单单的走过了多万年,从来没有子女会责怪父母遗产给得不够多!从来没有兄弟姐妹会因为抢夺父母遗产而互相厮杀!从来不会有子女盼望父母早亡!从来没有灵长类能做到一生下来就可以一辈子不劳而获衣食无忧!从不会有人觉得遗产多而高人一等,更不会有人因为遗产少而埋怨穷爸爸!所以您看,托儿所的小朋友不会因为家庭富有而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有优越感,但到了小学或初中后就有了思想变化。

这种超然、悠然的环境从距今五千多年前开始发生了变化。随着新石器时代末期金石并用、生产力发展起来,剩余财产开始普遍增多,私人和家庭的物品财产也增多,多到即使不用平均分配也能保证大多数人能活下来,共有和均分机制开始沦陷。没有号召,老人去世后留下的剩余财产,很自然的就交给了身边的亲人,或者顺理成章的给到子女,而不用再交回给氏族共有。

最初能继承的东西只是简单的工具、生活用品用具等等,此时子女继承了财产还不足以让自己不用再去劳动。但远古人类没有想到的是,亲人继承模式一旦开启,形成风气和习惯一发不可收,私有化进程无法再回头。到后来土地、牧场、牛羊、房产直到货币、王权、爵位、奴仆奴隶、知识产权都可以指定继承下去。

至此,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一出生就已经赢在了终点、一出生就定下了地位层次、一出生就注定一生可以不劳而获的第一个灵长目动物就此诞生了,尽管这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还啥也不知道。这是在生命演化史上,仅仅通过人类共识的非自然力量打造出来的新规则。

人类共识,成为游戏规则改变的基础,这也为下阶段游戏升级换代提供了思路。既然是“共识”,就意味着它可以人为的产生,也能人为的抛弃。

二、遗产继承,更加广泛而隐晦的世袭机制!

“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按照这个定义,当下社会关于诸侯国、天下的传承世袭已经远去,特权的继承也已经消失,但权利地位和财产按血统关系的传承还继续存在。

但是,在现实社会很多情况下,拥有大量财产就相当于拥有了便捷通道、关系网、知名度、影响力、垄断资源、优先等级、参政议政的门票、影响决策的推手等等,财产的背后或明或暗的已经包裹着特权。所以财产的世袭,和特权的世袭还是绑在一起的。

在纯粹利己利益优先、人们该热衷按财富排名分出等级的社会,爵位只是换了个马甲叫“财富”,这个新名号的名称就叫:“财富爵位”,此类“爵位”是以拥有财富的数字位数来划分等级的!当然,也有人辩解说我名下的财富、权利、房产最后都是社会的,不是自己的,好像说的很对!但假如只有自己或继承人才有权支配,其他公民或机构连摸都摸不着,怎能说这财富是社会的呢?财富所有权属于谁和财富能造福哪些人,这是两个概念,切不可偷换概念、麻醉大众。

三、遗产继承规则下坦露的人性与人生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遗产继承和本书其他不少命题一样,可能会涉及某些敏感和脆弱的神经,我们主要目的是要把道理讲透、原理讲明,而不要去批评或赞颂什么。

1、遗产继承规则对谁最有利:

看似遗产继承规则是大家都平等合理的,该规则合法的平等的保全了所有人的利益,所有人都庆幸有这个规则共识,庆幸自己的财富遗产可以顺利给到儿女,而不会被其他人擅自“瓜分”。但假设社会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有某一个人富可敌国或者已经拥有了全球所有财富,那么此时你还会感到庆幸吗?那时也许只有一个人会继续感到“由衷的庆幸”!

将遗产给子女继承,和遗产由社会共有这两个规则比较来看,遗产继承当然对最富有的家庭的子女最有利,他们不劳而获就得到父母一生创造的财富。但遗产继承对社会财富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打破固化的“财富爵位”、鼓励劳动创造财富减少食利阶层很不利。

但有人反驳我说,假如遗产共有,会大大削弱父母创造更多财富的积极性,促使父母提前奢侈消费、乱花钱。那么父母真的会因为不用给儿女留下遗产而降低创造热情吗?有没想过无法再不劳而获的儿女们,将激发出多大的创富热情?这个话题后面再讨论。

2、假如遗产继承规则再延续年,会发生什么?

随着生命前沿科技的发展,基因疗法的进步、人体组织器官培育移植、癌症等疑难杂症的攻克、NMN等长寿药的不断出现,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年内再增加20岁,甚至50岁、80岁都很有可能。由于疗法目前还价格昂贵,富豪们无疑将首先获益,几千万元的一个疗程也不在话下。可以想象一下,越有钱的人自然越长寿,假如我们现存的那些人类顶级精英富豪,每个人都能再多奋斗50年,子女想“祸害”公司也得延后50年。那么,以顶级精英们高超的智慧、资源、能量、创造力和洞察力,在岁离开人世时他的财富集中度会到一个什么样的惊人程度!他的子女经过长达60年的精心培养和实战实践再接班,又将厉害到什么程度。

随着网络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普及,核心科技门槛越来越高,科技、信息、财富的中心化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组织固化、阶层固化,财富流向已经内卷到无法逆转的地步,假如底层规则不改,财富只会加快向“金字塔”中心流动。

据资料显示,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财富已经大量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前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掌握了全球45%的财富,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占有全球财富的82%,仍在逐代继承并扩大中,而全球最不富裕的50%人口仅占财富的1%。基尼系数过大,已经造成社会阶层大撕裂,撕裂的伤口可能会造成化脓、溃烂,最后导致机体死亡,或者社会财富又一次重新洗牌,内耗巨大。

深度中心化+财富加快集中,已经导致社会问题越吹越大,贫富不均加速演化。假如再结合富豪超长寿命+“遗产继承”规则,那么年后,我们的社会会发生什么?享受人生就真的只能寄希望于极少数“富爸爸”了吗?

开始于公元前两千年印度的婆罗门教,用种姓制度固化人的不平等的地位等级。而今后升级的超级“文明”,披上了平等、合理的外衣,将可能用出生家庭阶层(可继承财产)与基因优劣(定制身体)来区分出生者的地位,孩子一出生就已被打上财富等级标签,或者基因好坏标签,这和婆罗门教以家庭种姓制来区分地位等级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比种姓制更隐秘、更厉害,更难以改变命运。作为长工,那时将无一例外的被裹挟到少数人设计好的“勇敢者游戏”洪流中,无一能够逃脱。

群居的社会性哺乳动物如狮子、狼、黑猩猩,包括人类,都一个特点:本能的追求在机会和选择权上的平等。

当狼王独占食物时,公狼们很不情愿的躲着看着,眼光充满畏惧和愤恨,只要有机会就会马上靠过去偷甚至抢。狮王占有母狮,其他公狮也会暗自找机会寻伴侣。公狼、公狮只要有机会就会挑战狼王、狮王,找机会赶走狼王自己做狼王,赶走狮王自己做狮王。人类也一样,只要发现有地位不平等之处,即使在表面不说,但内心羡慕、焦虑、愤恨、磨刀霍霍,和公狼公狮内心是一样的,总希望拿下皇帝自己做皇帝,劫富济贫永远受欢迎,劫贫济富永远受谩骂。假如自身强大,那么机会就多、选择权就多,当自身衰老机会就变少、选择权也变少,从公平竞争角度来看,狼群、狮群、黑猩猩、远古人类们都已经做到了生活机会均等、选择权均等。群居的社会性哺乳动物一生下来就是机会基本均等的,命运要靠自己努力打拼,自然选择机制绝对不允许身外资源可以“世袭继承”的情况出现,因为那会导致物种的大退化。因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实只存在于近几千年来的人类社会!

我们和社会性昆虫群体不同,工蚁心甘情愿的付出毕生劳动为蚁后提供食物,忍受不公平地位,它绝对不会想赶跑蚁后自己做蚁后,工蜂也不会想杀死蜂王自己做蜂王,它们一生下来在基因层面就已经固定了自己的地位角色,绝对不会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这就是为何遇到分配不公时,人类会怒火中烧,而工蚁工蜂们却风平浪静。

群居社会性哺乳动物“命运公平”的特征,到最近几千年才被奇葩人类意外的打破,人类族群中竟然出现第一个一生不用经过任何奋斗、竞争、搏斗,就直接带上“王者荣耀”桂冠的孩子,社会随之开启了一系列问题魔盒,之后人类再大量消耗财力去压制这个魔盒。但由于人类的本能是“追求机会和选择权上的平等的物种”,所以赶走皇帝当皇帝、打土豪分田地的本能火焰从来就没有在人心中熄灭过,对信息不透明、无理由的富有愤愤不平。

这不是简单的仇富思维,而是基因自带的愤恨感觉,不需要外界传授和启发。比如,小孩子之间的羡慕嫉妒争斗的案例中,基本都源于:你有玩具车可是我却没有,你有美丽芭比娃娃套装而我却没有,你有冰激凌吃而我却没有,你还故意当着我的面吃、当着我的面玩,那么我该怎么做?另外身边的案例表明,大众其实对劳动致富、贡献致富一点也不仇视,反而更多的是敬仰。

当财富不均、机会不均达到人类某个心理承受临界点时,这股本能的火焰可能压制不住的在某些地方燃爆出来。虽然我是极不赞同用非正常手段剥夺少数人的合法财富的,但“打土豪分田地”的历史事件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却又顺理成章的反复发生,尽管土豪们名下的田地明显是合法所得。人人都想去打土豪,人人却都想成为土豪或者有一个土豪爹,“文明”之下的人定规则就是如此矛盾可笑。读者有空可去看看《狂热分子》这本书,即使再成熟的法治社会也难以弹压住人们追求机会均等的渴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下,按现在的商业模式、财富集中速度,再加上“遗产继承”的游戏规则,之后会发生什么?

3、遗产扭曲了人性

有一年我去看一个二手房,是一个老造船厂生活区的房子,房龄有30多年,房子外面里面都很破旧,没人去整理和修缮,由于近20年房价突飞猛进,售价也要80多万。卖家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光头男人,他告诉我,这是他父亲一直住的老房子,老父亲70多岁有高血压、糖尿病,一个人在家住危险不放心,出了事都没人知道,所以最近决定送父亲去社区的养老院,父亲每月的退休金完全够养老院的的生活费护理费及药费,不用自己另外贴钱。父亲去了养老院房子就空出来了,反正没人住,所以就打算把他卖了,说自己另外还有3套房。我说,你父亲这房子值80万,你完全可以在市内民营的高端养老院买一个小套间啊,那里条件好照顾更好哦。他默不作声,我知道自己多嘴了。他的想法让我心痛:父亲这个老房子本来就应该是我的啊!父亲还能活多久不知道,我再花几十万买一间高端养老院的养老房不值得。

我在养老机构工作时,有一个女儿送父亲来养老院,老人头脑时不时有点不清晰。老人月薪接近一万多,住养老院总共花费不到7千,交入住资格费花的是老人自己的积蓄。女儿笑谈父亲住养老院,自己管着银行卡每月还能赚三千。随着房价飙升,父亲的老房子成为3个孩子争夺的焦点,还对薄公堂,将清醒时的老人排斥在讨论之外,老房子对外出租也不告诉老人,好像这个老房子跟老人已经无关了,理所应当的已经是子女的财产。老人除了唉声叹气,好像也别无他法。

在遗产继承的规则下,已经懂事尤其是也步入中老年的子女,将会如何看待老父母和父母财产?父母的心情和获取财产哪个更重要?我见过很多案例,我看到的多数情况是:父母越富有,子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