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城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房子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成家立业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标,而在这之中,成家的前提就是得有个房子。而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是异常的火热,房价可以说是一涨再涨。直到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已经创造了近65万亿美元的价值,同时,在这房地产飞速发展的20年里,更是有不少人通过房地产实现了财富自由。
数据显示,中国近30%的城镇居民拥有两套住房,约10%的居民拥有三套或三套以上的住房。此外,我国住房空置率已经达到2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子女在未来将面临继承房产的问题。要知道,现在房子很值钱,几乎占了一个家庭固定资产的70%以上。为了能继承到一套房子,子女们“各有各招”。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父母去世后,子女作为合法的 继承人,可以直接继承房产。但我们应该知道,现在70后、80后的兄弟姐妹都很多,多的能有七八个。而由于子女数量过多,在继承房产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甚至是大打出手。这种场景在电视剧和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还好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民法典》在今年5月28日正式表决通过,其中就对房屋的继承权进行了明确的新规定,从年1月1日开始,就再也不用争房子了,父母的房子全部按“新规”来!
一、立嘱方式发生调整
在以前的房屋继承立嘱过程中,大多都采用手写、去公证处公证等办法立遗嘱。而这样的一种方式对于那些教育水平较低的,或者是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友好的。因此,现在新增了“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两种形式,相对来说更方便了。不过,其也有一些条件限制,就是在立遗嘱时,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而且还需要签名和注明日期。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这一点,但事实上,这样是为了防止老年人被“胁迫”立遗嘱的事情出现。
二、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权
需要知道的是,遗嘱只有经过公证后才会生效,而目前公证遗嘱的效力 。如果遗嘱不止一个,那么以公证遗嘱优先。而在新的法典中明确规定,如果遗嘱人立有多份遗嘱或是有公证行为的话,都要以 一份遗嘱的拟定情况为准,而不会再以公证遗嘱优先。这样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那些可能因为身体等特殊情况,无法再次到公证处进行公证立嘱的遗嘱人的权益。
三、合法继承人平摊财产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立遗嘱,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没来得及立遗嘱或遗嘱无效的情况不在少数。在这个时候,如何分配财产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合法继承人可以分得部分财产,但如何分的公平很难界定。新规定明确提出,合法继承人应平摊财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家庭纠纷。
四、扩大代位继承的范围
代位继承是指,如果老人的子女如果先于他死亡,老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亲属就代替其子女继承应继承的遗产份额。
考虑到了由于计划生育和“丁克家族”越来越多,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小家庭”化的情况,新民法典将侄子、外甥也纳入了代位继承的范围。但是继承的优先级还是低于晚辈直系亲属的,也就是说只有当老人的 和第二顺位继承人都无法继承时,才能轮到侄子和外甥。这样做的本质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可以看到,相比此前的继承法,新规对遗产继承考虑得非常全面,方式灵活多样,更贴近生活实际,更真实表达了父母们的意愿。作为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美德,更是义务,继承父母财产也会受到相应法律保护。房子虽然很值钱,但亲情更宝贵。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