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对我说,他得到一位颇有身份的书法家的题字,他不敢挂。字是好字,内容也不坏,不仅不坏,好过了头。四个大字:“德高望重”!我笑笑说,但挂无妨。朋友苦笑道,你说得轻巧,真的挂出来试试,可以断定,客人一进门,抬头看见这四个大字,他肯定要仔细盯着看我两眼,甚至要摸摸我的额头,看看我的哪条神经出了毛病。
照讲,书法家是一片好心,他肯定你,敬重你,推崇你,鼓励你,这是不容怀疑的。但无数事实证明,好心办出来的事,客观效果未必一定就好。这里面涉及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问题。
自春秋战国以降,无数谋略大师精致筹谋,工于心计,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瞒天过海,调虎离山,挑拨离间,围点打援……千百年来,留给国人一份负面遗产——曲线思维。人际之间的交往,即便寒喧恭维,水也深得很。
“仁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愚弟我五体投地,佩服,佩服!”“哪里哪里,鄙人才粗学浅,胸无点墨,不过痴长数岁耳,今得贤弟谬赞,实感耳赤不已!”他两位一来二去,谦恭揖让,再自然不过,围观的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假如一个好事者,他受不了这份酸腐,直接用这个“鄙人”自己说的话来塞他,说他“才粗学浅,胸无点墨”,他不跟你拼命才怪。没错,这话是他自己说的,你只是重复一遍,这也不行!
显然,交往中有的话,自己说可以,别人说断断不可以。有的话,别人说可以,自己万万不能说。实在是颇费周章。
对于书法家送的“德高望重”,最好的结果是自己卷起来,束之高阁。
如此说来,须得搁置起来的东西多了去了。比如“泰山北斗”,比如“俯仰无愧”,比如“丹青妙手”,比如“高风亮节”,比如“温文尔雅”,比如“尽善尽美”……都是绝妙好辞,他题给你,你好意思挂出来吗?那年我给一位安徽的老作家祝贺生日,写了一幅“光风霁月”寄去,他回信说了两遍,不敢当,不敢当啊!当然他不会退回来,但束之高阁是肯定的。想想,“光风霁月”虽没有“德高望重”那么露骨,但也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本质是一样的。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作为经常给人题字的人,书法家、领导、作家、明星等,你总不能老题些让别人挂不出来的字呀!所以有的人一辈子就只练好一句“海纳百川”,以不变应万变,到哪里都是“海纳百川”。
我倒欣赏一些书法家或者领导,提笔之际,他会问上一句,给他题个什么好呢?你是不能笑话他肚子里没有货的,应该看作是好事,这一问,常常可以避免上述种种尴尬。我在被问到的时候,也不揣冒昧,会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内容。
如果要鼓励这人读好书走正道,不妨题个“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如果此人是个新上任的小领导,需要给他加把油,不妨题个“闻鸡起舞,俱胆则新”;如果是个以宣讲家风见长的女性教师,不妨题个“诗书礼乐,慈俭和静”;如果他是个广泛接触群众的民生工作者,不妨题个“上善若水,济物不争”……我想,如此内容,不至于引起太大岐义的吧,挂出来,至少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吧。
我也常常给人题字,多半在书的扉页。如果是读小学初中的小孩,一般题个“敏而好学,锲而不舍”,前句是孔子的,后句是荀子的;如果是个高中生,就给他题“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既是名言,又是复旦大学校训;如果是个大学生研究生,就题苏东坡的“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工作岗位上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就更多:“书能医俗,德可树人”“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泛舟沧海,立马昆仑”“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尺璧非宝,寸阴是競”……
给人题字也有一些小故事的。当年我常拜访书法大师李骆公,遇上要给人题字,我就在一旁充当秘书。有一次《西游记》剧组到桂林拍外景,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央我帮他向李老敬求墨宝,骆公先生问我题什么好,我脱口而出:“神通广大!”这是题给孙悟空的,该这四个字!
有一次一位地委领导求字,骆公先生十分犯难,我说没什么好难的,你就题“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看他敢不敢挂。后来这位领导就把这八个响当当的大字挂在他办公室正中央。凭这,他就赢得我一生的敬重。
我给创作《花桥荣记》的剧作家朋友送了一幅“温故而知新”;给写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歌的词作者,我题了“君子比德如玉”,我和他都意识到这是一种自励;一个亲戚的小孩高考,给他题什么呢?勉励他一下吧,题了李白《蜀道难》中的“可以横绝峨眉颠”,不知是不是这孩子受了暗示,后来他考取了四川的一所高校。
年应庸如大师之邀,给青秀山观音禅寺福德堂题写对联,福德堂是庸如大师会见善信的地方,我可不敢造次,敬请庸如大师提供内容,他说了,我写了,上联“谈吐趣中皆合道”,下联“文辞妙处不离禅”,写毕,我不禁心里一惊,这不正是我写文章所要追求的境界吗?!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
文章来源:彭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