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正式生效,房产被悄悄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3800805210461453&wfr=spider&for=pc
本期话题:一个92岁的老太太,丈夫50多年前去世了,她没有子女,因为年纪大了,几年前,老太太的丈夫和前妻的孙子找上门来,表示照顾老太太,并且成为了她的监护人。可就是这个决定让老太太后悔不已,而且还徒增了许多无尽的烦恼。原来在三年前,这位“外孙”对老太太说要用下房产证,一顿花言巧语,老太太就跟着这位“外孙”,以及“外孙”的爹一起到房产局,老太太说当时她也没有签字,后来“外孙”就一直拿着房产证。最近老太太住的那个地方要拆迁了,老太太催着要回了房产证,拿回来一看,旧房产证变成了崭新的房产证,老太太心想不妙,翻开一看,原本房产所有人是老太太,现在却变成了那位“外孙”,这可把老太太给气坏了。可那个“外孙”还一个劲地哄骗老太太,房产证是不做数的,户口本上有名字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民法典》对于这件事的规定,《民法典》于年1月1日实施。《民法典》的《物权》的第条中明确规定: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所以,从法律效应中来说,现在,这个房子的产权人就是那个“外孙”,而不属于老太太了。但是,我们从整件事情来看,在更改房产证中有着欺诈和隐瞒的成分,所以,这个房产过户还是有瑕疵的。最新颁布的《民法典》新增了1种权利:居住权《民法典》第三百六十条規定:居住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简单而言,居住权,便是依照约定获得的,在他人住宅内居住的权利。比如,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暇照料独居的老父亲,便为老人在农村聘请了1个保姆。父亲感念保姆的悉心照料,生前与她签订了1份居住权合同,约定居住权的期限为保姆的有生之年。随后,在房产登记部门进行了居住权登记。这时,保姆就获得了该房屋的居住权,任何一个人不可以妨碍。老人过世后,子女不可以将保姆赶走;要是子女将房子出售,购房者也不可以让保姆搬走;即便子女将该房产抵押给银行后,还不上贷款了,银行也不可以将保姆赶走。所以,居住权的法律效力还是非常强的。《民法典》还明确了许多跟日常生活细节相关的事情:1、如果你所在小区的物业利用电梯打广告,所得收入应该归谁所有?2、租的房子住到一半,房东把房子卖了,让你立刻搬家怎么办?3、亲笔手写、口头交代、用纸打印、手机录像的几种遗嘱形式,哪种是有效的?《民法典》内容丰富、全面,它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出生、上学、恋爱、结婚、买房、买车、生子、养老、家产。有了民法典在手,遇事不慌。在法治时代,全民学法、普法、守法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这部《民法典》将于年1月1日生效,届时原来的《婚姻法》《合同法》等9部法律将全部废除,其中的条文统统合并到《民法典》中。《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一共包含条法律法规,它涉及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从出生到上学,工作,结婚,买房买车,生儿育女,分家析产,安享晚年,子女教育、邻里纠纷、猫狗饲养、遗产继承、买卖合同等等都囊括其中。它的出現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只有及时了解其中的变化和知识,才能减少我们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恰逢新年大促,这本《民法典》外加一本《法律常识》仅需59元,一顿饭的价钱就能让我们避免成为法盲,有事无事多翻翻这本书,不但可以从各方面帮我们减少损失,更能学法普法,遇事不慌张!《民法典》外加一本《法律常识》本书一共加起来59元,一顿饭钱,就能把这本经济又实用的宝典带回家。官方正版,字体大,老年朋友也可以轻松阅读。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大字版精选月销量¥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