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如何继承老年人的房屋,这是一个困扰了许多人很长时间的问题。但是现行的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从年的1月1日起,新的法律将会正式实施,其中就涉及了老年人遗产的继承问题。
例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将会扩大,公证继承将会取消,总之,随着房屋成为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财产,许多老年人都会考虑如何处理自己的房屋。
法定继承、赠与、普通买卖,这三种方式有何区别?哪种方式更合适?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通常来说,子女继承父母房屋的三种方式,即法定继承、赠与和普通买卖,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具体如下:
一、法定继承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遗嘱或者不立遗嘱,让子女按照法律规定继承自己的房屋。
首先,这种方式不需要在生前做任何手续,也不会影响自己对房屋的使用权和处分权。
其次,如果老年人在生前有签订遗赠扶养合同,也可以保证自己得到子女的赡养,并且遗赠扶养合同优先于法定继承。根据我国法律,遗赠扶养合同和普通扶养合同都可以优先于法定继承。
但是,合法继承最大的好处,就是税收,在我们的国家,没有征收任何的税收,所以合法继承,最多也就是一千块钱,包括五百块钱的公证费用,五百块钱的过户登记费。
并且在新《民法典》中,被继承人的亲朋好友的子女,包括被继承人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都有资格按照法律来继承。
继承方法的不足之处
尽管这种继承的方法的税款要比另外两种方法低得多,但这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以后不能再卖出去,也就是说,孩子在继承了父母的房屋后,不能再转让。而转让的话,则要支付20%的个人所得税。
其计算方法是:销售的房屋总价减去继承时的全部成本再乘以20%,例如,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将这套房子卖掉,总共收入了两百万元,而在整个继承的过程中,总共花费了一万元,则个人要缴纳(-1)×20%=39.8万元的税款。
所以,我想,如果孩子在以后不打算卖掉自己的房屋,那么合法继承就是最便宜也最容易的方法,而当孩子在以后要卖掉自己的房屋时,就不适合这么做了。
二、赠与的方法
事实上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赠与的方法和普通的买卖很相似。
比如在有限购政策的地方,无论是赠与还是普通交易,都必须要求被赠与方具备购房资格,而且,赠与也要交纳契税、评估费等税费。
如果是两百万的房产,89平米,那么契税就是两百万×1%=两万,评估费就是两百万×0.25%=五千,有的地方还要交公证费,税率也是1%,也就是两万,一共是二十九万五千。
但是,也有一些城市,对父母赠送给子女的房产,如果以后想要卖掉的话,也要交纳20%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总体而言,我觉得赠与方式是所有方式中性价比最低的,不推荐采用。
三、常用的购买方式
我觉得,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产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家庭的主要财富,所以,没有人能够保证房产不会被卖掉。所以,还是以正常的价格购买比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购买房产要缴纳契税1%-2%,个人所得税1%,增值税5.3%。
另外,如果是五年以上自住的普通住宅出售,则免征增值税。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在以后,子女想要卖掉自己的房子,他们也只需要缴纳契税、个税和增值税。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对于子女来说,通过正常的交易来获得父母的房产,是最划算也是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