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滚灯源于中国浙江余杭翁梅一带,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它是一种融竞技、武术、舞蹈于一身的汉族民间舞蹈。它以竹片编成的大型圆球体为主要道具,在这竹编的圆球体的中心悬挂有一个竹编小球,小球中安放有灯烛,舞动起来,滚滚向前,灯光闪烁,形成一只滚动的灯,故人称“滚灯”。由于它最早起源于钱塘江北岸的余杭一带,故又名“余杭滚灯”。
01.表演特色
余杭滚灯集舞蹈、技巧、体育于一体,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的鲜明特征。
余杭滚灯的表演特色有着它自己严谨的规定。在传统的套路中,其动作都是由男子来表演。对于“余杭滚灯”的表演者来说,表演时要遵守表演的次序,每套动作的难度又互不相同,力度技巧等元素都有不同的侧重,表演时可因人而异进行调整。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进行“虎跳”、“旋子”等围着灯打转的翻滚表演,以及“晃手”、“涮腰”、“踏步翻身”等古典舞蹈的辅助表演;运用以“急急风”等锣鼓为主要的打击器乐,以及具有即兴效果的“走马锣”或是“七字锣”的辅助器乐等。
余杭滚灯有九套二十七个表演动作,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中国古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02.历史传说
关于余杭滚灯的起源,余杭民间有着多种说法,较为广泛的便是“抵御水患说”和“抗击海盗说”和“庙会起源说”。
“抵御水患说”
早先有这么一种说法,滚灯起源于傩舞。旧时,受杭州湾大潮的影响,每逢台风或暴雨时节,总是发生溃堤事件。于是,余杭的百姓们就决定跳传统的傩舞来祭祀求神祈福,以此来减少水灾的发生。
中国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旧时每种事物都有不同的神灵在管辖。而司管水利的神灵,民间认为是二郎神。这二郎神实为秦时蜀郡太守治水名将李次的次子,因协助治水有功,事后封神,其手中拥有避水神珠掌管水利,便是其治水的象征。
于是,在民间的画像中就出现了二郎神手执神珠的场景。百姓在跳傩舞时,会扮成二郎神的模样,并戴上三目面具。面具好办,神珠难寻。 ,他们决定用竹编的圆球代替神珠。久而久之,“二郎神舞滚灯”成了百姓求神时的主要节目。灯球飞舞流动,这一祭神舞蹈被认为是“余杭滚灯”的雏形。
“抗击海盗说”
有关滚灯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滚灯的产生是为了抗击海盗。
余杭地区在中国古代,大都是盐碱之地,由此也成为了经济繁荣之地。不过,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地区埋下了危机。当时,沿海一带海盗出现频繁,当地遭受了灭顶之灾,百姓们又不舍得离开这片土地,于是就决定强身健体来与海盗抗争到底。
当时有个篾匠萌生了一个想法,他用竹子编成竹笼灯,里面点上蜡烛,并取名叫“滚灯”,离远了看就像武林高手用内力在操作。这不仅恫吓了海盗,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舞动滚灯的过程充满了动感与气魄,清代文人彭孙贻曾留下“譬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的诗句描绘出滚灯竞技场的声势浩大。
“庙会起源说”
余杭处于杭州近郊,各种庙会活动频繁。这带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滚灯表演,当即成为旧时迎神赛会仪仗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
相传钱塘元帅庙会(盛行于余杭的翁梅乔司一带)是为了纪念乾隆年间以为舍生取义、拯救百姓免于瘟疫侵袭的温姓秀才而建。每逢钱塘元帅庙会,滚灯、布龙等民间踩街队伍总是隆重登场。而余杭滚灯因锣鼓喧鸣、气势恢宏,总是被选为开道节目,出现在队伍最前面。
此后数百年来,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强体之宝、娱乐之器,每逢元宵或庙会必参与表演,并从翁梅发展到周边其它乡镇,整个余杭,有不少乡镇流传着滚灯表演,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余杭滚灯承载的敬神娱神的精神诉求,在庙会这一情景中得以展现。
03.发展过程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就已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无神论的传播,以及传统庙会的纷纷停办,滚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时也就销声匿迹了。改革开放后,翁梅乡文化站站长王宝林对余杭滚灯进行了挖掘与整理。
年5月20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申报的余杭滚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批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4.传承价值
余杭滚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逢年过节及庙会的必备娱乐方式。
经几代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余杭滚灯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时代的色彩,既有江南舞蹈的隽丽秀美,又有民间艺术的遒劲有力。
“余杭滚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力美合一、刚柔并蓄的艺术特质,也有深厚丰富、包容开放的文化底蕴。
在新时代,余杭滚灯仍然以“滚灯”的意象承载生命体验,宣誓勇气力量,表达精神信仰,营造出生命美学的境界。
莳光之礼工作室
编辑/孙誉宁
审核/*舒茗张淳
出品/莳光之礼工作室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