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立足之本。文物既可明古今,亦可观天下。
一百年前,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要将“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二者相互印证,共同促进对华夏文明史的研究。泱泱大国的五千年历史,不仅体现为纸笔墨迹间的诗词歌赋,更应展现物质文明的发现和传承。
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流淌着无数的美丽传说和荡气回肠的故事,而考古正是将埋藏在地下的秘密呈之于世,让纸面的文字和口头的传说有了实物的验证。
今天,阿信为大家送上《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的几位作者——雷雨、唐际根、王宁远、赵海涛、蒋文孝、全洪、李岩的采访。
包邮考古中国许宏等著中信出版社图书京东好评率95%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2购买这几位考古界的大咖带领大家云游博物馆和考古遗址,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故事。
快来为他们点个“一键三连”吧!
初探文明之滥觞
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曾有一种说法是“东周以上无信史”,外国学者只承认中国商代以来年的文明史。凭着考古人的手铲,良渚遗址的发现,使得年前的中华文明得以实证。
位于长江流域的良渚古城距今-年,古城外围发现了迄今中国最早的长堤,是水利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良渚古城复原图
良渚水利工程主要分为低坝系统、高坝系统和长堤三部分,这三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良渚水利的高坝系统采取了一种特出的筑造形式,且位置较高,长堤遗址建筑在古城和山之间,低坝遗址则在山边围起来了一个圈。
这一水利工程形成了面积约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库容相当于3个西湖的水量。按现在的水利等级划分,已经达到“中大型水库”的级别。
良渚水利系统复原图
良渚水利系统考古领队王宁远老师,是这一水利工程的重要发现者。他将用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为大家科普这三项水利工程之间的区别,并分享良渚水利工程发现中那些有趣的故事。
王宁远
把目光收回到距今年左右。在只有文献记载的基础上,我们一度很难证明夏代究竟存在与否?夏与商的交接是在什么时候?甚至有国外学者根本不承认夏代的存在。
通过考古发现与研究,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最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址。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
武王克商、夏代建立的年代说法纷纭,《史记》中有关夏朝的记载有多少是考古能证实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什么将夏朝的建立定格在公元前年呢?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汉字最早的形态,那么夏朝是否有文字呢?
二里头工作站站长赵海涛老师,带我们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我们揭秘二里头所展现的夏代历史。
赵海涛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买来做药的“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距今多年前的殷墟得以重见天日。
卜甲动脉影摄
都说商代“一半是文明,一半是野蛮”,殉人制度也在这时非常流行。殷墟祭祀坑中的人骨,不仅有蒙古人种,还有高加索人、太平洋黑人、爱斯基摩人,甚至还有类似于波里尼西亚人种。
关于遗骨的研究得到的还不仅是人种信息,殷墟出土的人头甗,考古学家发现甗中的头骨被蒸煮过,反映商代殉人制度可怕的一面。
人头甗动脉影摄
当然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殷墟出土的玉器为何有很多写实性的动物形象(虎象熊鹿等31种),堪比青铜王国的动物园?残奥会期间火上热搜的亚长墓出土的青铜手形器到底是不是最早的义肢?
走进河南安阳,原安阳考古工作站站长唐际根老师将为我们介绍安阳殷墟博物馆及王陵区,探索商代的历史文化。
海上丝路从这里开始
南国从来都不止是一片荒凉、落后的蛮夷之地。过去的广东,既有他乡客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痴痴沉醉,也有韩愈任潮州刺史后兴修水利、兴办教育的历史印记。
南越王墓前室
广州老城中心区越秀区,在20世纪末的基建工程中偶然发现了南越国的秘密:年前的秦汉时期,赵佗自北而下,建立了南越国。这个雄踞华南的王国,共经历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
南越王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的发现,解开了岭南文化奠基时期的神秘面纱,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在出土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异域特色的文物,如香料、非洲象牙、银盒等,岭南地区和西方的商贸往来由此得以见证。
南越王墓银盒
南越国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和持续繁荣的重要见证,也使得岭南社会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分枝——岭南文化。一些和南越有关的文化传统,至今仍为广州地区所传承。
南越王宫博物馆前馆长、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全洪老师,将为我们讲述南越国的历史、南越王宫的特色和南越王墓所蕴含的关键信息。
全洪
顺风起航的船只将中国制造带向遥远的西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珍藏了多年前的南宋沉船“南海I号”整艘船体及其中打捞出的珍贵文物,将海洋文化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秘密一一揭示。
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方面合作,寻找东印度公司“莱茵堡号”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这艘沉船。相比起陆上的发掘,水下的考古面临更多技术和经验方面的挑战。
在打捞“南海I号”的时候,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整体打捞而不是分散打捞?这两种打捞方式,在当时各有什么样的优劣?当时在打捞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南海I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商业价值观起到了哪些作用?
这些问题,都交由“南海I号”保护与发掘亲历者李岩老师为你解答“南海I号”的前世今生。
不技术,无文明
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技术的推动,考古工作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从最简单的手铲、刷子到大量跨学科的高科技运用到考古工作中,古代文明在现代高新技术的帮助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百年来的考古工具的变化,也是科技进步的见证。
恒温恒湿考古工作舱,考古人员变“大白”(三星堆七号坑清理情形)
首次发掘于年的三星堆遗址绝对有发言权。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老师告诉我们,在最新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中,他们使用了大量的“黑科技”,对于整个中国的考古工作的推进和与世界考古学的对话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星堆这次的考古科技到底有多先进?传统的考古方式是否还能派上用场?
雷雨老师在三星堆工作了近40年,由他来为我们讲述三星堆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一定是紧追热点、干货满满。
雷雨
秦兵马俑是最能代表中国辉煌历史的文化遗产之一,即使你未曾亲眼看过秦俑的壮观,也一定从教科书、从电视上了解过它,内化成自己的民族记忆。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
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你一定能看到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在赞叹古人制作技术的精湛之余,我们也会对秦俑产生好奇:秦时的士兵都是用什么样的兵器?他们的服装又有什么讲究?
由于从前文物保护技术的限制,兵马俑身上的彩绘,因无法及时有效的保护而瞬间消失。如今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考古工作已能做到让色彩永不褪色,更大程度上保留秦俑的原貌。
不仅如此,秦始皇陵是不允许发掘的,考古学家们也正利用各种高科技,在不损伤遗迹本身的前提下,为大家探明地宫里的秘密。
蒋文孝老师是秦始皇帝陵园西侧1号大墓发掘的领队,关于秦始皇陵的秘密,将由他来为大家一一揭开。
百年上下求索,考古发现中国
从年前的良渚到年前的二里头遗址,从距今多年的殷墟与三星堆遗址,到年前的秦始皇陵和南越王宫,从陆上的遗迹到水下的沉船。这些文物,都是中国考古中的重大发现,对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脉络与文明交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古学连接了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