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男子继承2亿遗产,取钱时只

“不是现金,是美元的特种货币,它的票面是一张00万。”

“多少张?嗯...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年,带了30张回国。也就是万美元,全部存在了银行里。”面对记者的访问,叶先生斩钉截铁地说道。

自伯父去世后,叶家兄妹因为这万美元已经和银行交涉了几十年,花费金额数十万,可是银行一口咬定伯父当年存的是美元,而不是万。

相当于两亿人民币的资产,一下子变成了两万块,这事搁谁身上估计都接受不了。

为了得到这两亿元的遗产,叶家兄妹这些年不断地搜集证据,不断地上诉。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笔价值两亿元的遗产为何会离奇地变成两万块?兄妹俩上诉的结果最终如何?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光耀门楣的伯父客死他乡

叶家兄妹生活在福建省一个偏远的农村,虽然居住在村子里,但是在当地,叶家是一个很有声望的家族,而这一切都源于叶先生的伯父王贤能。

王贤能原名叫做叶木莲,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年仅2岁的叶木莲跟随叶家的长辈远离家乡,到南洋寻找谋生的出路。

辗转数日后,他们来到印尼,做起了汽车配件和零件批发的生意,当生活安定下来后,叶木莲将名字改为了“王贤能”。

在印尼,王贤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成年后的他也继承了长辈的衣钵,将自家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当地华人圈里有了不小的名气。

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环境都比较落后,通讯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王贤能一直没有机会与福建的亲人联系。

直到年,改革春风吹尽了神州大地,远在南洋的王贤能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他赶紧尝试着用各种方法联系大陆这边的亲人,并寄去了四万块钱。

王贤能

当时,四万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叶家兄妹所生活的村子里,甚至没有几个万元户。凭着王贤能寄来的这些钱,叶家盖起了大房子,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从那之后,王贤能便时常给福建的家里寄东西,有时是印尼的特产,有时是一笔丰厚的汇款。

除此之外,王贤能还时常给家里写信,询问家里的情况,分享自己的生活,也因此,虽然还未曾亲眼见过这个远在大洋彼岸的伯父,但在叶家兄妹的心里,早就十分亲切了。

年,在叶家兄妹的期盼下,王贤能伯父终于回国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迈进家门的那一刻,王贤能的那颗游子之心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清泪一涌而出,场面十分感人。

那个时候,电视机在我国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物件,彩色电视机更是达官贵人家里才能拥有的东西。王贤能这次返乡就给叶家带来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村民们知道后,纷纷前来围观,叶家也成为了村里第一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的人家。

这台彩色电视伴随着叶家兄妹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以至于后来每次看电视,他们总能想起那个慈祥的伯父。

王贤能告诉家里人说,他这次回来一方面是为了回家省亲,另一方面是想考察一下国内的环境,合适的话,他准备将自己的资产和事业都转到国内,自己年岁也大了,又无妻无子,这份产业就留给家族的后代去经营吧。

为了考察国内的金融状况,王贤能在福州市的一家银行里存了一笔钱,随后便返回了印尼照看生意。

等到第二年回乡省亲时,王贤能再次向那家银行存了一笔钱,这次,叶先生也跟着去了。据他回忆说,因为伯父的存款数额巨大,他们没有在柜台办理业务,而是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的VIP通道。

叶先生还说,他们在银行呆了很久,因为牵扯到上一次的存款,再加上数额巨大,伯父和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等业务办好后,叶先生亲眼看见伯父手中的存款收据上写着万美元。

叶先生还清楚地记得,伯父在临走时跟他说,等他回去把印尼那边的工作整理好,下次回来就待在福建不走啦,到时候让小妹他们两个一起跟着伯父做生意,当大老板。

万美元缩水至美元

从那之后,叶家兄妹每天都在盼望着伯父快点回来,但他们左等右等,却等来了伯父去世的消息。

兄妹两人十分伤心,他们答应过伯父要给他养老送终的,伯父也向他们承诺过,最晚年回国,到时候就带他们兄妹俩一起经商,一起当大老板,可是就在年这一年,那么念家的伯父却客死他乡,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

伯父是叶家最有出息的人,也是叶家最有文化、懂得最多的人,如今他走得这么突然,什么都没来得及给家里人交代,家里一下子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和经济上的顶梁柱,整个叶家都陷入了悲伤之中。

悲伤之余,叶先生却想起来一件事,伯父之前在福建某银行里还存有一大笔钱,如今伯父去世,而他一生未娶,膝下也没有子女,那么,这笔钱的主要继承人岂不是只有他和小妹了。

想到这里,叶家兄妹隔天便到银行询问存款的事情,但是工作人员却拒绝向他们透露关于伯父的存款信息,银行称,他们必须提供有关资料用以证明王贤能没有其他直系亲属,以及他们是王贤能的合法继承人,如此,银行才可以为兄妹两个办理业务。

由于伯父的国籍是印尼籍,因此有些证明材料在国内无法办理,为了将伯父的那美金取出来,叶家兄妹二人不得不前往印尼取证。

但是由于*治原因,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排华仇华极其严重,甚至有许多华人华侨遭到迫害,叶家兄妹自然也不敢拿生命冒险,便将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

直到年的5月份,叶先生才独自一人前往印尼办理证明资料。但是由于此时距离王贤能去世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之久,很多信息很难取证,叶先生耗费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花费了8万多的资金,终于办好了伯父的死亡证明、家庭组织证明等一系列资料。

原本,叶先生是很心疼这些钱的,就这几张证明材料,居然就要8万多,这不是抢钱嘛。但是转念一想,伯父在福建银行里存有万美金,这8万花的也不冤枉。

然而,叶先生万万没想到,当他带着这些好不容易开出来的证明和全家人一起前往银行,准备将伯父价值两个亿的遗产取出来时,意外发生了。

“王贤能是吧,该客户在本行总共存款美元,截止到目前为止账户余额本息共计.86美元,请问家属是要全部取出来吗?”

什么?美元?不应该是万美元吗!

银行工作人员的话恍若晴天霹雳般在叶先生脑袋里回荡,这怎么可能呢?他当时是跟着去的呀,明明就是万美金,他都看到了啊,这到底怎么回事?他花了8万去办这些证明材料,现在却告诉他银行里连本带息只有4万多块钱,这叫他如何接受!

叶先生反复向银行确认了很多遍,但得到的结果都是伯父存了美金,而不是万美金,叶先生还是不愿意相信,一旁的小妹也十分愤怒地认为,是银行将这笔钱给私吞了。

兄妹俩执意要看伯父当年的存款原单,往事历历在目,叶先生认为自己不可能记错。

本来银行将存款单据出示一下,好让叶家兄妹死心,这事也就过去了。但是银行方面却说,当时的银行专门针对华侨设立了一种特殊的存款方式,而存款原单都是由银行代为保管的,由于年数已久,*策也变了几变,之前的原始单据早已入库,并且不能向外人提供。

而听到这种说法兄妹俩,显然对这家银行更加怀疑了,他们不停地去找银行讨要说法,但都无功而返。

无奈之下,兄妹俩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出乎意料的法院判断

年,经法院判定,叶先生的伯父王贤能在福建某银行的存款本金为.75美元,其中,王贤能于年在该银行存入0美元,并于年再次在该银行存入美元,加上前一年结转的利息23.75美元,总计.75美元。

法庭上,银行方面还出具了当年王贤能存款单据的复印件,复印件上很明确的显示王贤能的两次存款金额分别是0美金和美金。

事已至此,事情总算有了解,就在大家认为此事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叶家兄妹一纸状告再次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原来,叶先生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当年看错了,又或者是自己记错了,和伯父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他都印象特别深刻,因此,他怀疑是银行从中做了手脚,那两张存款单据的复印件很有可能就是银行伪造的!

带着这种质疑,叶家兄妹于20年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法院以存款金额的依据不足为由,将案件驳回鼓楼区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就在叶家兄妹以为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更加崩溃。

案件重审后,鼓楼区人民法院认为,王贤能属于印尼公民,他在国内银行的存款遗产属于流动资产,应按照印尼的法律去确定继承关系,而之前叶家人所做的《继承权公证书》依照的是我国法律,这本就是错误的,因此,本次诉讼无效。

得知结果的叶先生气得好几天都没睡好觉,这下,不仅那美金没有了,他连继承遗产的资格都失去了。

叶先生越想越不服气,于是他再次向法院提起上诉,但很快便被驳回,不甘心的叶先生不愿意放弃,那可是万美金啊,两个亿呢!

带着不甘,年,叶先生再次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经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结果维持原判,叶家人所出具的公证书只能用来查询王贤能在银行所留存的金钱数额,并不能够充分证明叶家兄妹的合法继承权。

最终,叶先生依然没能如愿取出他记忆中的那万美金,事实上,不管是万美金也好,万美金也罢,叶先生也已经失去了继承这笔钱的资格。

但事情真的结束了吗?带着不甘和不服的叶先生真的会就此收手,停止他的上诉之路吗?

答案显然是不会的。

小结

其实,关于叶先生所说的万美金我们无法证实到底是不是真的,但通过叶先生这件事情,却给大家伙提了个醒:不要因为粗心大意,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票据。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

shxyo.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