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个税抵扣*策详解羊毛并非出在羊身上

北京中科忽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70125/5212078.html

1月1日新版个税法实施条例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施行后,有租客在微博晒出截图:在填报个税扣除住房租金时,房东因担心补缴租赁税,表示要么退房要么涨租。少缴的个税如果变成上涨的房租转嫁给租客,便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洞察》测算,个税抵扣覆盖广,运用好此次个税红包,有人无需缴个税,有人年收入或多出上万元。*策的广度、力度及其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暗示,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策红利,而非针对租客和房东的“阳谋”。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个税抵扣为纳税人减负,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经济活力,配合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减税措施,这是一套综合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策风向标。

*策解读:个税抵扣覆盖广、落地简单,总有一项你能用上

根据新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支出可作为附加专项扣除。抵扣覆盖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四个方面,与民生息息相关。

《洞察》将此次个税抵扣分成三个层级: 层是保障,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和赡养老人,这一层级覆盖的人群多,抵扣金额也最多。子女、老人和大病的费用项可用于抵扣,与传统道德中“老有所养、病有所依、幼有所长”思想不谋而合,释放了*策的善意。

第二层是减负,包括房贷利息和住房租金,将这一部分纳入个税抵扣,能够缓解背负房贷或房租的中低收入者的压力。

第三层是自我实现,继续教育可申报个税抵扣,将鼓励一批劳动者追求更高学历和提高职业技能。

(图:个税抵扣三层级——保障、减负与自我实现,来源:百家号洞察)

如果反向思考,不符合任何一项抵扣标准的人群特征是:无需租房或背负房贷,也没有孩子和60岁以上老人需要抚养。这类人群多半是生活压力较小的年轻人,在总劳动人口中占比不高。多数就业者要么背负房贷房租,要么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抑或兼而有之。即使是事业有成、财富自由的中年人,也可通过孩子教育和赡养老人两项可抵扣个税。“总有一项用得上”,是此次个税抵扣的诚意所在。

*策好不好,要看是否容易执行。1月1日,伴随新规落地,个人所得税APP全网上线,备好相关信息,纳税人可随时随地通过线上渠道申报个税抵扣项目。

落实到具体项目,以住房租金专项为例,在申报过程中纳税人可选填租赁合同编号选项,一定程度降低了申报门槛。此外,针对子女教育,抵扣范围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教育,从3岁到30岁,再次体现了个税抵扣的力度之大。

受益知多少:年化7.%的5万元理财产品收益来了,你要不要?

个税抵扣能省多少钱?《洞察》以生活在北京的三口之家和未婚未育青年为例,计算了两组样本,以提供直观感受。A样本是家庭月收入4万的三口之家,可扣除元房贷、元教育费和元养老费用。夫妻每月各抵扣50%额度后,全年多出元收入。

元相当于购买年化收益率7.%的5万元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每月节省元并不多,换算成理财产品收益却不容小觑。从节流的角度省下这笔钱是明智的理财之道。

(图:三口之家个税节省样本,来源:百家号洞察)

另一组样本以北京月入1万5千元,租房居住并接受继续教育的未婚未育青年为例。在每月扣除元后,全年累计节省的个税达元,约为5万元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一年的收益。

未婚青年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若可支配收入提高,这笔足够点1个月外卖的余钱或将大概率转化为消费支出,达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图:未婚未育青年个税节省样本,来源:百家号洞察)

其他情形下个税如何抵扣?《洞察》给出了不同扣除金额、不同月薪对应的应缴个税。现有*策下,个税专项抵扣可达到与提高起征点相同的效果。

(图:不同扣除金额、不同月薪对应的应缴个税,来源:百家号洞察)

可以看到,应纳税额元的劳动者,扣除元后无需缴纳个税;应纳税额1万元的劳动者,抵扣三个专项(元)后无需缴纳个税。

另一些应纳税的月收入2万元的劳动者若每月扣除元,税后每月多出元收入,全年节省元;扣除四金后月收入超出3万元的劳动者,则有机会拿到2万元以上的减税红包,非常可观。

收入越高,抵扣后节省的个税越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扣除一定金额后,适用的个税税率发生了变化。这提醒共同养育子女或担负房贷房租的家庭,找准适用的税率档,夫妻可根据各自工资选择 扣除金额,实现收益 化。

(图:个税超出起征点金额与对应税率,来源:百家号洞察)

*策初衷起底:源于减负,有利于促进税收公平

个税附加专项抵扣为何此时出台?一个思考角度是,从宏观经济、外部经验到*策发展,利于国计民生的个税抵扣是完善制度的必由之路。

减税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现阶段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扩大内需市场、刺激国民消费是提振经济活力的重要法宝。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团队,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总计约为亿元,假设个税专项扣除后减少10%的个人所得税,约为.6亿元,税改每年可释放约亿元的可支配资金。亿资金分散到上亿的个人或家庭等小单位中,更容易转化为消费支出。

从外部经验来看,减税可以降低个人税负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历史上有两次较为成功的税改经验: 次是19世纪80年代初里根税改。期间,美国联邦*府个税收入占GDP比重从81年的9.11%下降至86年的7.69%,而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从60.34%上升近3个百分点至63.14%。第二次是21世纪初美国恰逢*金发展时期进入尾声。为防止美国经济衰退,小布什*府降低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期间,联邦*府个税收入占GDP比重从年的9.90%下降至年的6.69%,而同期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则从66.13%上升至67.27%。经验表明,降税减负是一条发展经济的可行之路。

(图:美国两次税改对消费刺激作用明显,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从*策发展的角度看,个税*策正不断往公平方向前进。过去个税以个人为征缴单位,忽视了家庭里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复杂因素。这次专项扣除综合考虑家庭收益情况,以家庭为对教育、医疗、房价房租、养老给予适当扣除:生活压力越大,需要缴纳的个税越少。新个税进一步完善了税收制度,显示了公平原则,也为逐步过渡到按照家庭为单位纳税的方式奠定基石,进一步实现税收公平。

在更宏大的历史蓝图中,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的两个“百年目标”之一,为实现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个税抵扣是其中一笔。

将减税进行到底:操作细节待完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或将出炉

目前关于个税抵扣缺乏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明确的法规指导性文件。文章开头提到的房东担心补缴所得税导致租金上涨的情形,需要通过降低住房租赁税率等措施完善和解决。

此外,此次个税新*的课税单位仍是个人,对于“”结构的家庭而言,养老方面的支出压力较大。“女婿不能报岳父母,儿媳不能报公婆”。若夫妻一方没有工作,赡养该方老人并不能进行个税抵扣。而在大病医疗一项,若家庭成员仅丧失生活能力无需住院或接受其他治疗,亦不能进行个税抵扣。

作为减税*策,个税抵扣虽未尽善尽美却仍展现了希望。1月9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小微企业的一批普惠性减税措施引人   

9、自己当前任职单位不在列表如何处理?

“个人所得税”APP“个人中心”里自动带出的任职受雇信息是根据全国各地各扣缴单位报送的自然人基础信息A表形成,只要扣缴单位当前的税务登记状态不为非正常或者注销,而且扣缴单位报送信息中将您标记为在职雇员,正常就会将该单位显示出来。

如果显示不出来,有可能是任职受雇单位没有将您的个人任职受雇信息报送给主管税务机关或所报送的任职受雇信息有误,也有可能是任职受雇单位在税务机关的登记状态注销或非正常,或者没有将个人信息选择为雇员,或者填写了离职日期。可联系当前的任职受雇单位财务人员通过扣缴客户端处理。

10、个税申报“被受雇”可申诉

只要该公司给您做过雇员个人信息报送,且未填报离职日期的,该公司就会出现在您“个人所得税”APP的任职受雇信息中。解决办法如下。

1)如果是您曾经任职的单位,您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个人中心的任职受雇信息中点开该公司,然后在右上角点击“申诉”,选择“曾经任职”方式。税务机关会将信息反馈给该公司,由该公司在扣缴客户端软件中把人员信息修改成离职状态即可;

2)如果是您从未任职的单位冒用的,您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个人中心的任职受雇信息中点开该公司,然后在右上角点击“申诉”,选择“从未任职”方式,把情况反馈给该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由税务机关展开调查。

您点击申诉后,“个人所得税”APP相关任职信息将不再显示。后续处理结果会通过“个人所得税”APP主页的消息提醒反馈给您。   

11、纳税人年终奖可自行选择计税方式

纳税人在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按照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

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根本无需缴税或者缴纳很少税款。而如果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采取单独计税方式,反而会产生应纳税款或者增加税负。同时,如单独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策,可能在税率换档时出现税负突然增加的“临界点”现象。因此,《通知》专门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请纳税人自行判断是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也请扣缴单位在发放奖金时注意把握,以便于纳税人享受减税红利。

12、个人通过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需再报给扣缴单位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成功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若填报时指定由某扣缴单位申报的,该扣缴单位可在您提交的第三天后通过扣缴客户端的“下载更新”功能下载到您所填报的信息,无需再向该扣缴单位另行填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