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手捏戏文,泥土神韵
老无锡人常说,无锡的西郊惠山有六多:古迹多、庙宇多、祠堂多、香客多、游人多、烂泥嬷嬷多。烂泥嬷嬷说的就是惠山泥人,有文字可考起自明代,已有上千年历史。和天津“泥人张”一南一北,并称为中国民间泥塑艺术的代表。
图
伍子胥泥塑作品《赐剑》
惠山泥人品类大致可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用模具复制生产,一般为吉祥题材的泥玩具;细货则以手捏的方法来塑造形象,内容大都以戏曲为主,因此称为手捏戏文。
惠山泥人发展到最为昌盛的时期,产生了不少的手捏戏文名家,喻湘涟就是其中一位。喻湘涟的外公蒋金奎是当地有名的泥人师傅,最擅长做各种各样的泥猫,有“惠山猫王”之称。喻湘涟7岁起就给外公打下手,印坯、打底色。
图
喻湘涟
年起,惠山泥人合作社筹备小组、江苏省惠山泥塑创作研究所相继成立。从这个时候起,老艺人们被组织起来,惠山泥塑彩绘训练班正式开班,就招收了近40位惠山泥人子弟和农家孩子,这其中就有喻湘涟。
年,喻湘涟回到无锡市泥人研究所,她全身心投入了手捏戏文的创作,进行了大量传统手捏戏文的复制整理和修复工作,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期。
图
喻湘涟原创作品《贵妃醉酒》
年,喻湘涟走出国门进行展览和现场表演。
好多日本人盯着我看,我说你们怎么天天来看我捏泥人。他说,因为你手上的东西,是东方的艺术。不仅代表了中国,更是代表了东方。
——泥塑(惠山泥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喻湘涟
为了将这门手艺传下去,喻湘涟把年出生的外孙华天骅从小带在身边,跟着自己捏泥巴,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他对这门手艺感兴趣,留下了一条艺术的根脉。
图
喻湘涟和外孙
惠山泥人手捏戏文第五代传人华天骅
惠山泥人,不仅渲染着喻湘涟的人生浓墨重彩,也承载了无锡这座城市文脉不息的情感记忆。
喻湘涟老师默默地坚守几十年,通过她的艺术的表现,弘扬了我们的中华文化,是在润无声中讲述了中国故事,传递了一种中国的声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非遗传承主题
大型电视专栏《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传承人》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21:00
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来源江苏教育频道(on)
编辑|周珊媛杨一鸣
校对|朱永昌陈佳莹
审核|王莉莉武云飞
审定|吴姗
原标题:《传承人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可以用“泥”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