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未按约定公证,遗产继承何去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230/5971035.html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4条规定:"鼓励公民或组织与老年人签订扶养协议或其他扶助协议。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这种双向有偿的行为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能从法律上保障双方的权益。况且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类似张大爷这样“老无所依”的情况还有很多,公证机构为这些老年人办理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不失为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好形式,能够使他们的老年生活能够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并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同时也能促进社会和谐、美好。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生前与扶养人订立的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义务,并于遗赠人死亡后享有按约取得其遗产权利的协议。但是如果未公证,有啥影响呢?

回到该协议设立的背景

遗赠扶养协议是在我国农村“五保制度”(五保户包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法定扶养人或法定扶养人无扶养能力的人的生活保障可题,是我国法规定的有自己特色的遗产转移方式,也是民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肯定,是我国继承法立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和有益探索。目的是使那些没有子女赡养或虽有子女但无法实际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能安享晚年。

民法典带来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根据签订主体的不同,可以将遗赠扶养协议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人和继承人以外的组织签订的协议:另一种是自然人和继承人以外的个人签订的遗赠抚养协议,这纯粹是自然人之间的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基础上扩大了扶养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集体所有制组织”,包括社会养老机构、民间救助机构等在内的组织均可。该项规定补益了过去制度设计的不足,有效填充了立法欠缺,有助于增加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调动社会养老机构、民间助机构的积极性。满足老形式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推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与人格尊严。

怎么签该协议呢?

公民在签订和适用遗赠扶养协议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遗赠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定的可遗的财产并需要他人扶养的自然人。

2.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

.遗赠扶养协议为双方法律行为,须有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4.遗赠扶养协议为诺成法律行为,自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时起即发生效力。

5为避免行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争议,遗赠扶养协议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

6.遗赠扶养协议为双务有偿法律行为,扶养人需对遗赠人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也有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

7遗赠的财产属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无争议,财产特定、不易灭失。

8.遗赠人有配偶的,应以夫妻共同为一方签订协议。

9.扶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

为啥要办公证?

遗赠扶养协议可以通过公证的方式确定下来,公证人员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并可代为草拟文书,在公证员的见证下,让当事人明明白白地约定权利义务,让双方的意愿圆满地实现。

协议中约定公证条款对遗产继承的影响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如果在协议明确约定了“本协议自签订之日成立,自公证之日起生效”的情况下,应当认为作为被继承人和遗赠人,其已明确为该协议的生效设定了条件。考虑到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利于对老人的照顾和扶养。继承开始后,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或遗赠、法定继承,一般按先后顺序处理遗产,也即优先考虑遗赠扶养协议。因此,为防止因遗赠扶养协议内容不严谨、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从而引发继承纠纷,在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时,应特别注意:如果遗赠人为协议的生效设定了条件,那么只有在该条件成就时协议方才生效。否则,即便扶养人客观上确实承担了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亦不能当然据此主张继承遗产的权利。

小tips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所需材料有:

1.当事人(遗赠人、扶养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等):扶养人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应提交机构登记证书(如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负责人身份证,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明。

2.遗赠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乡镇人民*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其家庭成员情况证明及与扶养人相互关系的证明。

.扶养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乡镇人民*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扶养人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的证明及与遗赠人相互关系的证明:

4.遗赠财产的所有权凭证(如房屋产权证、存款单据、有价证券等)及财产清单:

5.扶养人有配偶的,应提交其配偶同意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书面意见

6.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