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县人民法院义井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原被告双方就被继承人的房屋、存款及其他遗产的分割无法达成一致而引发的继承纠纷案件。该案原被告系同胞兄妹,原告为被告的妹妹,被告为被继承人与原告的哥哥,是一起典型的涉及家庭伦理和兄妹亲情的家事纠纷。
承办法官张绪*深知家事案件审理要做到情与法的高度统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受理案件以来,张绪*法官始终秉持为双方当事人彻底化解矛盾、修复兄妹感情的原则,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调解,力求让双方以家庭亲情为重,就遗产的分配达成协议。
为此,张法官在充分听取双方意愿和诉求的基础上,提出多种调解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参考。为缓解双方的激烈冲突,张法官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进行了深入沟通。案件进行到调查阶段时,因原告举证不足,调查一时无法取得进展,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开庭日期将近,原告因病申请延期开庭,张法官意识到,这或许是案件的突破口。因此,张法官主动询问了原告病情情况,详细了解了其求医进展计划,保证了案件审理过程的真实性,随后又主动与被告进行了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利益诉求最终达成一致,合理公平地分割了各项遗产,协议签署当天,回忆过往,年近六旬的兄妹二人抱头痛哭,这一幕令承办法官张绪*感受颇深,“我们在审理家事案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亲情至上,要尽量避免当事人双方对簿公堂,钱没了可以赚,但亲情没了就是一辈子甚至是几辈人的遗憾。”
这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承办法官智慧和辛苦的结晶,是义井人民法庭法、理、情三管齐下,化解人民群众家庭的“烦心事”的成果,也是应县人民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的又一生动实践。下一步,应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结合正在开展的队伍教育整顿和*史学习教育,不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调解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为群众提供符合现实需要的纠纷化解办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标题:《兄妹遗产起纷争法官调解续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