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必刷题精选()
整理:杨环宇
(本套资料属于通用系列,学生版下载方式见文末)
一.选择题
土壤侵蚀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是土壤侵蚀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南方某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又遭受流水强烈侵蚀,流域呈现出“千沟万壑”的景象。年以来,该流域先后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下图为该流域不同海拔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单位:km2)和不同海拔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百分比图。
1.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的增加,微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少
B.海拔小于m时,土壤侵蚀面积 ,~m的侵蚀面积最小
C.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D.~m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侵蚀类型中微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少,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先增加后减少,A、C项正确;读图可知,土壤侵蚀面积最小处的海拔大于m,B项错误;土壤侵蚀面积 处的海拔是~m,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D项正确。答案B
2.相对于高海拔地区,海拔m以下地区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海拔低,坡度大C.耕地面积大,人类活动影响大D.土质疏松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对该地的土壤侵蚀有很大影响,但是海拔m以上地区和m以下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小,A项错误;低山丘陵地区海拔低,坡度小,地势较平坦,B项错误;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植被破坏严重,土壤侵蚀较为严重,C项正确;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壤以红壤为主,土质黏重,D项错误。答案C
3.造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丰富且相对集中
B.纬度低,夏季气温高,风化作用强,土质疏松易侵蚀
C.南方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植被破坏严重
D.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海拔高,坡度大、地形起伏大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答案C
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盆地内多瀑布), 注入几内亚湾。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流量十分丰富,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而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9月至次年5月。读刚果河水系分布图。
4.刚果河径流量 的月份是
A.3~4月B.6~7月C.9~10月D.12月至次年1月
当刚果河全流域进入湿季时,刚果河径流量 。由材料可知,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5月,因此,9~10月刚果河全流域进入湿季,刚果河径流量 。答案C
5.有关刚果河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游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
B.中游干流流经刚果盆地,可全程通航,通航里程长
C.河口为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千米,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
D.刚果河流经赤道两侧,可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河流水量大且年内変化小
由图文材料可知,刚果河上游多支流、湖泊、瀑布和险滩,A项正确;中游干流流经刚果盆地,盆地内干流多瀑布,不可能全程通航,B项错误;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刚果河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千米,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C项正确;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可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河流水量大,年内变化小,D项正确。答案B
首店是指某品牌在某区域开设的 家门店,或区域内已有品牌开设的 家概念店、体验店等.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图2是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
6.当今时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店,主要得益于
A.创新能力B.价格优势C.品牌效应D.资讯发达
由材料“首店是指某品牌在某区域开设的 家门店,或区域内已有品牌开设的 家概念店、体验店等。”知:由“ 家门店”到“概念店”“体验店”等,是商家为了促销而创造出来的,是因为人们创新能力增强。答案A
7.上海成为我国首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捷,通达度高B.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C.资金雄厚,设施完善D.*策支持,改革开放早
由材料“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高,首店(商店)数量最多。答案B8.目前,提升成都对首店的吸引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A.改善城市交通B.优化营商环境C.发展对外贸易D.加大科技创新
由材料“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影响首店形成的因素有位置、市场、交通、营商环境等,但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应是优化营商环境,它包括了其他的几个选项。答案B
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缅甸、云南等国家和地区转移。目前,缅甸已限制玉石原料的出口,只允许成品的出口。
9.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靠近消费市场②能源充足③劳动力丰富④加工技术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靠近消费市场,加工技术好,①④对。玉雕加工消耗能源少,②错。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劳动力数量不是主要因素,③错。答案D
10.近年来,缅甸吸引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原料丰富B.劳动力价格低C.消费市场广D.产业基础好
缅甸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玉石材料丰富。近年来,缅甸吸引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丰富,A对。劳动力数量不是主要因素,B错。缅甸经济落后,消费市场小,C错。玉雕加工开始的晚,与北京相比,产业基础差,D错。答案A
11.缅甸限制玉石原料的出口,对本国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就业机会减少B.玉石产业结构优化C.玉石出口关税降低D.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缅甸已限制玉石原料的出口,只允许成品的出口。缅甸限制玉石原料的出口,对本国的影响最有可能是延长了产业链,就业机会增加,A错。对原料进行加工,玉石产业结构优化,B对。限制出口,玉石出口关税可能增加,C错。原料出口减少,利于生态环境保护,D错。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 处,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境内,海拔米,是中国 的盐湖,有格尔木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这里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理过程在该盐湖上形成厚厚的坚硬盐盖,青藏铁路在盐盖上穿行而过。察尔汗盐湖蕴藏丰富的 钠、 钾、 镁等无机盐,是国内 的钾肥生产基地。
材料二察尔汗盐湖附近区域图(图甲)和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图乙)
(l)说明察尔汗地区由海洋变为盐湖直至形成盐盖的演变过程。
读图文资料可知,地壳抬升形成青藏高原,察尔汗地区因地势低,集水成湖,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强、多大风)蒸发旺盛,且入湖径流小于蒸发,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出盐粒不断积累形成盐盖。
地壳抬升形成青藏高原,局部凹陷形成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因地势低,积水成湖;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强、多大风)蒸发旺盛;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出盐粒积累形成盐盖。
(2)结合图乙.从土壤角度分析三个地貌单元的植被覆盖出现差异的原因。
读图可知,湖积平原植被覆盖率 ,其次是洪积平原,湖滨平原植被覆盖率 。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大气降水下渗较快,土壤贫瘠不适宜植被生长。湖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水分条件好,适宜植被生长。湖滨平原地下水埋藏浅,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不适宜植被生长。
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水分下渗较快,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较差;湖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水分条件好,适宜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 ;湖滨平原:地下水埋藏浅,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不适宜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 。
(3)说明青藏铁路建在盐盖上的原因。
盐盖坚硬,路基牢固、稳定,盐盖平坦,施工方便,建设成本低,气候干燥,道路维护方便,因此青藏铁路建在盐盖上。
盐盖坚硬,路基稳定,避免了冻土的影响;盐盖平坦,施工方便,建设成本低。
(4)试从产业角度阐述该地区为脱贫致富应该确立的发展方向。
注意设问“从产业角度”,故应分别从 、二、三产业的角度说明。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因此, 产业应着重发展特色农牧业,第二产业应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并延长产业链和保质期,提高附加值,当地盐等矿产资源丰富,也可依托矿产资源发展化学工业,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当地自然景观特色鲜明,民族文化独特性强,可利用这些优势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产业:利用光照、昼夜温差等气候优势和优质草场资源发展特色农牧业。第二产业:利用优质农产品,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或利用丰富钾矿等矿产资源发展化工工业,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三产业:利用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
1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信息指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数量、质量、性质等数据和图像,它是数字经济底层的框架,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位于 5A景区莫干山山麓的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是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该小镇用短短3年时间,在“零”产业基础的严峻条件下,迅速集聚起家地理信息相关企业,成长为行业高地,从一片农田建设成为一个拥有5km2面积的产业新城。该类产业一般需要集聚在人才集聚的地区,而德清没有一所大学,且本县人才向周边杭州、上海流动明显,地理信息小镇在德清的崛起堪称“奇迹”。下图为德清位置示意图。
(1)说明德清县建设地理信息小镇的主要优势。(6分)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十分便利信息小镇建设等国家*策的支持;临近用户和人才高地,便于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东部发达县、市,市*和通信基础设施较好;地处莫干山山麓,环境优美,且较之周边大城市,土地成本低。(6分)
(2)分析地理信息产业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集聚的原因。(6分)
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享受国家的优惠*策。(6分)
(3)有人认为高速铁路对于支撑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发展非常关键,请说明理由。(4分)
产业的关键要素是人才;德清经济水平滞后于杭州和上海等大城市,对人才吸引力弱;高铁拉近了同大城市的空间距离,有利于人才流动,得到智力支持。(4分)
(4)简述推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6分)
强化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加强龙头产业的招商,发挥吸引作用,完善产业链;配合莫干山等自然要素,打造宜居环境。(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化,让文物遗产重生—石窟壁画的 性保存与保护是国际考古与科研方面的一大难题:为此,敦煌研究院从年就开始了“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探索,敦煌30个洞窟中,10个朝代平方米的壁画,都展示在“数字敦煌”的项目中。如今,敦煌文物的数据与过去的文献资料一同汇总成数字化资源库,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共享。简述“文物遗产数字化”对敦煌莫高窟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有利影响。
有利于文物的 “保存”,使文物免遭自然灾害的影响与破坏;能够避免自然风化、人为破坏;“文物遗产数字化”可疏散或减少高峰期游客数量;缩短市场距离,打破时空限制,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能让更多的原来限制开放的资源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也是敦煌莫高窟走向世界的良好途径。(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西伯利亚某处自然景观,图中四周林木茂密中间塌陷。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自然环境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图示区域的问题在西伯利亚正不断发生。
说出图示区域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形成过程。
问题:冻土融化,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加剧。过程: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导致地面下的冻土层发生融化,从而引起地面沉降;随着地面沉降,地面坡度加大,植被被破坏,冻土融水和降水导致地表被冲刷,引起水土流失。(10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