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影
二战后,亚洲有两个国家的经济迅速崛起,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韩国。日本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之后继续保持高增长,拉开了与英法德的距离。到了年就已达到了5万亿美元的门槛。从人均GDP来看,曾一度超过美国。
而作为亚洲另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国家,韩国给大多数国家留下的印象并不友好。毕竟作为一个能把中国孔子和汉字都想申遗的国家,其“底线”也就不言而喻。但即便如此,其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GDP排名世界第10。
作为依赖外贸的经济体,GDP增长主要依靠外贸出口,半导体、汽车等产品出口对经济贡献最大。韩国公布的年GDP数据增长4.2%,表现强劲,人均GDP3.47万美元,处于中等发达阶段。
然而,虽然人均GDP很高,但韩国这个国家很奇怪,明明国家很富裕,却给人了一种贫穷的印象。泡菜与泡面这两个标签,致使外界对韩国的看法以负面为主。据统计,韩国人的方便面消费量居世界首位,人均一年76袋。韩国人也爱吃泡菜,几乎每餐都少不了泡菜。
但是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你去韩国旅行时吃的泡菜其实可能是中国生产的。据韩国泡菜经济学报道,韩国的泡菜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进口的,99%的进口泡菜都是来自中国。而且国内国产的泡菜却全部都出口了,价格是进口泡菜的7倍。
据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泡菜出口总计赚了10亿元,而中国出口泡菜仅赚了9亿。虽说听起来只有一个亿的差距,但要知道我们出口泡菜的重量是韩国的6倍。也就是说,我国出口泡菜每公斤1.70元,韩国出口差不多却要每公斤12元。
相信很多国内人看了这个数据都会认为中国泡菜并不差。那么既然如此,韩国泡菜的价格为什么要更高一些呢?导致这种价格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出口的泡菜是没有大型企业品牌的,而韩国出口的泡菜经过包装宣传,具有品牌效应。众所周知,品牌溢价是商品的一大收入来源,尤其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推出的商品都有着自己的品牌特色,而品牌也成为大家选择的一大考虑因素,这就好比农村市场卖的散装香油和超市卖的瓶装香油,都是ml,但价格却差了两三倍,我们仍然愿意购买品牌,多付的价格就是品牌溢价。而像是韩国出口的泡菜都有品牌,这也就导致了其知名度较高,自然就出现了品牌溢价的情况。
其次就是,中韩质量标准存在差异。虽然中国泡菜也符合韩国的标准,但从出口标准来看,中国泡菜的质量显然不如韩国泡菜那么严格。比如韩国明确规定泡菜中不得添加防腐剂和焦油色素,但中国却允许添加。此外韩国还规定在总重一公斤的泡菜中镉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而中国却没有此规定。
在制作标准上严格要求,制作成本必然会有所上涨,所以,韩国出口的泡菜价格就是要比中国泡菜的价格高一些。
此外第三个原因还与文化有一定的关系。韩国的影视和K-pop在世界上都很受欢迎。在日本和欧美已经形成了韩流,很多外国人也开始崇拜韩国文化,很多西方人也开始崇拜韩国文化,这也导致了韩国泡菜的“母凭子贵”。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年一部叫《来自星星的你》的韩剧风靡大江南北,在国内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当时很多炸鸡啤酒酒店应运而生,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些炸鸡啤酒店都不缺顾客。
最后就是韩国的地域并不大,国内特色也并不多,所以更渴望打造国家级的代表性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也对很多原本属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申遗。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从中暴露出来的却是韩国的文化焦虑,他们更加急于打造自己的国际形象,其中就包括经济文化方面的形象,所以在一些品牌的打造上就更加重视了。
那么,为什么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却不花大力气去打造泡菜品牌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泡菜市场非常广阔,规模非常大。即使价格比较低,也可以通过跑量来赚钱。只要市场规模足够大,就不必在品牌上大做文章。毕竟各种综艺的推广成本还是挺高的,这些成本累计起来虽说提高了泡菜的价格,但却影响了销量,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不利的。
除了韩国的泡菜,日本的纳豆和寿司,欧洲的冰淇淋,英国的番茄酱等都属于我国。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美食种类繁多,光是八大菜系都能说上几天几夜,从中国走出去的美食也随处可见。而我国更加注重与科技制造业,在这些领域发展自己的特色,对提高我国的竞争力是很有帮助的。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