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国经济总结

年度中国经济总结!

1.“世界大战”开打,首场是贸易。

中国的崛起势必和经济大国美国有一场“交战”。而中国能够取胜的原因,一是全球化是不可挡。二是,拉动内需。

2.第四次金融危机正式开始。

年,日本制造业过剩加上外贸过剩,带来的过剩货币要等待一个事件爆发,让经济重新平衡,这就是 次金融危机的脉络。年,也是如此,要蒸发两个方向带来的过剩。东南亚被国际炒客攻击,引爆货币危机。年,美国撤*,原油跳水,高盛和摩根向新世纪金融公司逼债,引发次贷危机。三次危机以后,全世界都在饮鸩止渴,搞量化宽松*策,全球债务飙升。从以往的经典理论角度来讲,美国的债务已经达到了限额以上,理论上要大平仓,这也是第四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逻辑推导。第四次金融危机,其实质是“近十年*府滥发货币形成的过剩货币释放的一种表达式”。美国将是主战场,第二个主战场是原辅材料提供国。不难预见,伴随两个主战场战火越烧越旺,中国将赢得更多话语权、主导权和影响力。

3.金融“变天”金融业的游戏规则变了。

已经开启紧缩模式,加大监管力度。过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自娱自乐。二是互联网金融釜底抽薪。三是骗子公司大行其道。四是汇改闯关失败。五是至今难以摆脱的股灾。其根本驱动力在于:一、金融原罪。二、金融科技。三、*策定位。金融对外开放发生前所未有的提速。央行不止于QDII、QFII、股市大兴CDR等词,每次中国经济出问题,央行就开始说英文:中国式QE(量化宽松),RR(逆回购),SLO(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全来了。让人有种生搬硬套的意思,有些地方,有些地方用外国的金融经验、管理办法,硬生生解决国内金融问题。不管不顾地要把中国推上美式金融轨道,殊不知,只要脱离中国国情,出问题是必然的现阶段金融资金转型以去经典、去伪市场、脱虚入实为主。P2P的“暴雷”就不必多言,P2P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缩影,是不讲规则,野蛮生长的行业在可以加杠杆的金融领域的一次放大。未来,金融的最终底牌将是大*府+大市场,概括来说,既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的发挥*府作用,从而让金融业在两种力量的相互协调和叠加下,充分释放“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金融格局将体现为,国内“三角”:国家金融、要素市场、各类基金。国际“三角”:美元、欧元、人民币。金融“三角”:法定货币、*金、虚拟货币。未来中国金融业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1)国家金融回归本源。(2)金融科技大“招安”。(3)企业金融自组织。

4.加密货币的未来。

针对虚拟货币,当其野蛮生长、安全隐患突出、投机性剧增时,监管层将快刀斩乱麻全部取缔。当前,虚拟货币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另外,虚拟货币关乎到国家安全,立足很难。涉及到方方面面,非一日之力,想要应用或将需待半个世纪以上。

5.中国股市动机大、格局小。

美股从年至年涨幅超过%,究其原因,有以下七大基本变量,一是货币*策(量化宽松)。二是股市制度(退市机制)。三是企业盈利。四是全球复苏。五是龙头企业。六是科技革命(五大科技巨头)。七是金融孤岛(利好吸金)。而今,美联储 、税改*策、特朗普去留,将是左右美股牛熊市切换的关键变量。中国股市仍未走出“股灾通道”,一蹶不振。对于“股灾”延续的原因,其一是在于A股市场仍然是由*府主导。其二是中国股市依然重融资的功能定位。股市两条路线,一是新经济价值投资。二是混合经济。两条线的行情交叉表露,表现为*策行情、价值投资行情、改革行情。

6.房地产站在历史岔路口。

楼市八大怪现象。一是价格倒挂。二是买房靠摇号。三是豪宅遭抢购。四是房价*府化。五是“地王”光环散去,“装睡”不入市。六是房地产资金增速剪刀差。七是房企转移资金“不务正业”。八是发展租房市场来抑制房价。从房价到房租,这是典型的资本逐利性表现,这也是一个危险的警报,而我们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岔路口上。房地产迎来历史巨变,种种迹象表明,*策调控的效应逐经显现,楼市热潮正在褪去。闭着眼、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终结了,一是房地产基本矛盾变了(错配)。二是房子“灵*”变了(用来住)。三是价值键变。*策:一是去金融化的调整(防止杠杆)。二是深化产权改革。三是调整二次分配。四是影响房产投资的心理预期。五是快速出台房地产税。呈现四大态势:一是稳住大多数,触动少部分。二是先去金融化,去超标化。三是先商品房,后所有房。四是先百姓,后官员。未来房地产企业发展方向:一是升级(纵向产业整合)。二是转型。三是转行。

7.点题后改革时代。

由释放到改造,之前中国改革的放权、创新为关键词,当前,“大*府+大市场”将共同发力,再造新经济环境。思维理论体系的转变,一是从阶级社会到公民社会。二是从人治到法治。三是治国从运动型到稳定型。四是经济从劳动价值理论到创新价值论。五是从特色社会到普世社会。六是从历史文明到未来文明。在当下中国,法权、产权、特权的“三权分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8.国企改革“波诡云谲”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

国企改革,其路漫漫。*企不分,功能紊乱,职责权限分工不合理,智能定位矛盾。一方面,国企不能不改革,需要不断发展,提高效率与活力,促进其企业性,另一方面,国企又关乎到国家命脉,需要有管控力。未来中国国企改革的 模式将调整为:一是抓住关键少数。二是改革力度与问题程度成正比。三是大方向清晰,小目标模糊。四是切香肠,挤压式。另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一直以来,资本低估了创江山型企业家的浓厚根基的影响力,企业家低估了资本的血腥和冷酷无情。二是就国企激励机制方面,管理层个人持股教训往往大于经验。三是值得深思的是*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进进退退。

9.税改空间,隐秘软肋。

此次个税是有很多亮点,在一定意义上迎合中低收入群体的诉求,然而放在更大的世界外部环境而言,格局依然太小。最不合理的地方是,劳动所得多征税,投机所得少征税,扭曲错误到荒唐的地步。税改并未反映 *治。国家税收的核心是承担二次分配功能,增减只是手段。“税改”的八大方向:一是个人收入调节税,大幅度缩减。二是企业增值税简单、统一、小额。三是线上征税从无到有。其实投机税由小到大。五是房地产税先试先行。六是遗产税适度征收。七是对境外资产,境外企业规范征税。八是企业主体进出的税适度减免。

10.重新定义企业。

未来企业将呈现的形态。一是“超级恐龙”型企业。二是“独角兽”。三是隐形企业。四是“迷你兽”。五是“瞪羚”型企业。未来企业将至少满足以下变化,一是平台化。二是扁平化。三是3D打印。四是模块化。五是不确定模糊化。未来员工的诉求:谋生、志向、人际关系。小团队工作,即插即用。企业将品牌、规则、战略组成框架结构。

11.互联网走向反面。

数据在未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由开放逐渐走向巨头个个独大的封闭垄断结果。

12.何时造出中国芯。

中国为何芯片不行:一是芯片生产键复杂超乎想象。二是芯片生产难度非常高。三是芯片投入太大。四是芯片人才奇缺。而且,外部生态阻碍芯片发展。中央专项补贴,由于缺乏可量化考核机制和统一规划,最终导致芯片行业失序。未来芯片产业要想成功,必须构建产业生态。

13.中国二次城市化浪潮。

二次城市化的六大维度。一是特大城市外围式发展。二是大城市核心功能釜底抽薪。三是县级市区域联动。四是成千上万个特色小镇成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五是湾区经济大行其道。六是超级都市圈近一半在中国。城市核心功能变了,从生产物质异化为生产精神。城市活力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具有五大显著特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消费者成为生产者;产品艺术化;服务戏剧化;价格无理化。

14.消费大时代即将开启。

服务消费将是代表未来的消费新方向。包括旅游、金融、体验、教育、医疗及大健康、养老。未来将是由年轻人引领新消费。(如何有效的为新一代消费群体度身定制出新的产品与商业模式,将是许多企业未来策略升级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