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纸质文献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但由于保管条件的限制,纸质文献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造成书籍内容上的缺失。文献中纸张的破损,给我国历史文明传承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留下来的珍贵纸质文献中有多万册亟待修复,且这些纸质文献形式多样,从内容上可分为古籍、字画、信札、地图、拓片、档案文书等。
为保护珍贵的古籍,先人总结发明了很多方法。从藏书楼的建造、书橱的选料到古籍修复的配纸、制浆以及对应的各种修复手法,在民国时,古籍修复还存在沪、苏、扬、京、蜀、徽、津等各家流派,各派皆有绝技:蜀派“借尸还*”、京派“珠联璧合”、津派“千波刀”、扬派、苏派的“浴火重生”。后随着老艺人们的岁数增长,许多流派后继无人或另谋出路,部分在年左右消失。但以国家图书馆张士达为代表的北派和以上海图书馆曹有福为代表的南派仍传承古籍修复事业,直至今日延绵不息。
《曾文正公批牍》修复前后(南京图书馆藏书)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古籍修复专业,聘请全国知名修复专家执教,推动古籍修复技艺由传统的师徒传承走上正规教育之路。年,古籍修复技艺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疣赘录》修复前后(昆山市文保所藏书)
古籍修复方法主要有:1.补书法。补书法主要针对虫蛀和鼠咬。蠹鱼是古籍的常年危害者,此外,南方的白蚁和北方的土鳖危害也很大;2.加固法。此法用于“霉”书和“焦”书最合适;3.水洗法。水湿会导致书籍霉烂,处理水湿的技巧较为复杂;4.蒸书法:对于书页粘连在一起的书,可用“蒸书法”,有油污的书必须用“熨烫法”;5.去污法:采用毛质软排笔慢慢刷去污斑上的浮土和易被刷下的泥迹,泥厚者可用小刀由泥斑中心顺着纸纹向外刮。古籍修复所需工具多种多样,有些工具需根据自己使用需求自行制作。此工具名为“竹启”,竹质,用于裁纸、分离书页等。
古籍修复整个过程包括:1.检查送修古书的破损程度、珍稀程度,探讨修复要求与时间,记录书籍资料;2.检查纸张、绢帛等材质的现有情况,了解书籍年代、版本,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的保存状况、纸张的薄厚、是否曾经修复等,据此拟定修复方案;3.拆书线、书钉、包角;4.清洗书页,根据各自流派配置专门的洗书水;5.处理虫眼,或根据书病情况托裱或点镶补洞;6.装订,制作书函, 送交藏书者。传承人:古籍修复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许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