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SEASON
HELLOMAY
济宁市“美育云端课堂”
美术新课程理念线上培训活动
4月14~15日济宁市“美育云端课堂”美术新课程理念培训活动在线上举行,全市义务教育段全体美术教研员及美术教师参会。济宁海达行知学校美术教师张艺、辛世选进行线上课例展示及讲座发言,学校全体美术教师集体观摩学习。本次活动在济宁教科院美术教研员马龙主任带领下召开,任城区美术教研员刘大庆老师主持会议。
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两位老师采用现场录课、空中课堂与微课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完成了本次展示任务,充分展现了我校美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师综合素养水平。
01
张艺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中国民间美术—徽州印记·砖雕》
课例展示
张艺老师在“双减”背景下的义务教育段美育线上活动中,展示了《中国民间美术——徽州印记·砖雕》课例。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为引导,张艺老师在课例展示中,选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徽州砖雕作为教学内容,以问题情景为切入点,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形成能力与素养,教学目标指向美术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巧妙设计了问题情境,即“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探一探”“议一议”和“赏一赏”,帮助学生了解徽州砖雕的题材内容和制作步骤,并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元化的艺术形态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作技巧,还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艺术的了解,再与九年级学生本身的鉴赏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它艺术能力相互结合,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体验制作,做到手、脑、眼共同协作,创作出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创新的艺术品,提升学生动手创作和艺术创新的能力。
02
辛世选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礼衣华夏——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
社团案例展示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辛世选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以《礼衣华夏——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为题,进行 社团案例分享。
“礼衣华夏”济宁海达行知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结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们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在建校伊始,便开设了汉服课程。经过五年的发展,从汉服逐渐扩展至衣冠华服、礼仪礼节等一套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设计与开展由学生主导,学生设计、学生实践、学生授课,每年都会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指导,结合学校科技节、艺术节、体育美食节活动中实践展示,丰富学生生活,提高文化涵养。在各级领导、教研员老师的关怀指导之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济宁海达行知学校汉服社团在年济宁市第九届学校艺术节工作坊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根据课程内容,本次交流分享从华夏霓裳、华冠高髻以及青春华裳三个章节进行展开。
在华夏霓裳服装章节我们主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汉服形制以及汉服配色。
华冠高髻配饰章节中,学生们通过学习簪、步摇、华胜、钿、梳篦等传统配饰的制作方法,进而传承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丝镶嵌、英山缠花、绒花等传统技艺。
青春华裳活动章节通过介绍相关礼仪和礼学,结合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国学课程及三节活动(体育美食节、艺术节、科技节),国学诵读、儒家礼仪展示、汉服舞蹈、布展策展等活动开展课程。
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将教学生活与汉服文化紧密相连,让汉服文化逐步渗透进入师生生活,成为了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真正让传统文化影响学习、影响生活、影响成长,让传统文化在同学们身上潜移默化的得到传承与发展。
我校音乐学科周莹老师联合济宁孔子学校美术学科李孟欣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在此次全市美术教师研讨会上作了《千年演绎只此青绿》的探索分享。从美术与音乐角度讲述千古名画的魅力所在,是本次学科研讨会推进五育融合的首次尝试,为进一步加强全面育人体系建构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03
总结与收获
本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明确了全面落实“双减”*策要求,老师们感觉收获满满。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段纵向衔接,构建跨学段美育实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图谱;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不断增强美术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学校课程的兴趣性、体验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以期达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目标。
济宁海达美术人必将谨记济宁市教科院各级领导老师教诲,持续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再设计、再推进,提高教师素养,提升课程品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供稿:美术学科编辑:孟步良招生—99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