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有《孟浩然集》。
这首诗抒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在如此清凉幽静的夏日傍晚,一位超凡脱俗的诗人怀念他的知音朋友,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孟浩然的这首诗,将画面美、音乐美、抒情美完美地融为一炉,营造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辛大:孟浩然的朋友,一般认为是辛谔,曾多次在孟浩然的诗中出现,如《都下送辛大之鄂》、《西山寻辛谔》、《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山光:山中的日光。
闲敞:幽静宽敞的地方
终宵:通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这两句点明时间,西边的太阳缓缓地落下了山,东边池塘的月亮渐渐升起。这是最平常的自然景象,也可以入诗,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观察体会。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夏日的傍晚,最惬意的莫过于吃完晚饭,拿着蒲扇在院子里乘凉了。这两句很具有生活气息,而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写景,还隐约透露出了诗人的心理感受。“忽”字表明夏日的余威尚在,不过已是强弩之末,“渐”字表明月亮慢慢出现,气温也慢慢凉快起来了。酷暑消散,夜亮生起,完全满足了诗人的期待。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两句写具体乘凉的情景。诗人散着头发,吹着凉风。打开窗户,闲卧在宽敞的地方。孟浩然还真会享受啊,华仔不禁想起小时候乘凉,在巷子里吹着凉风,睡在凉席上的情景,那叫一个舒服啊!这里的“散发”和李白的“散发”应该不同,李白“散发弄扁舟”是表明自己放荡不羁,而孟浩然或许仅仅是刚刚洗完澡,洗了头,在水边凉亭里乘凉呢。当然,“散发”本身就是典型的不羁形象,用在孟浩然这个隐士身上非常合适。诗人这样写,不仅表现自己的闲情逸致,更要表达一种人生理想,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孟浩然的名句。荷花的香气溢满池塘,一阵微风吹来,沁人心脾。竹叶上的露水凝结,滴在池塘里,发出清脆的声响。荷花和竹子这两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的象征,蕴含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但是孟浩然这里不歌颂其品格,而是专注其自然属性,通过嗅觉、听觉等感官,营造出一片宁静、恬淡的意境,令人身临其境。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一时叹为清绝”,孟浩然的诗歌很“淡”,但是“淡”到极致就是“浓”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也说“淡极始知花更艳”,就是这个道理。诗人营造的这种意境,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诗人和周围的世界。在这纷繁复杂的自然世界中,这是诗人用感官提炼出来的世界,是与自己精神世界契合的世界。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最后四句点明思念故人的主题。如此清凉怡人的夏夜,诗人的闲情逸致被激发出来,不仅要写诗,还要弹琴。古琴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怡情养性、沟通天地的乐器。诗人此时的状态正适合弹琴,可是“欲取”而未取,只因为没有知音欣赏自己。
于是回忆起自己的朋友辛大,或许他才是诗人的知音啊。想到这里,诗人内心生出一阵惆怅,从刚刚的审美境界中走出来,产生了思念之情,直至深夜。不仅是无人欣赏自己的琴声,更是无人与自己志趣相投。否则,在这清幽绝俗的环境中,他为何只是独身一人呢?
山中的日影,忽然落向了西方
池塘的月色,从东边缓缓升上
我披着长发,乘着傍晚的微凉
开窗而卧,享受这水亭的宽敞
清风阵阵,浮动着荷花的幽香
绿竹猗猗,滴答着露水的清响
多想弹琴一曲,可惜没有知音欣赏
时常怀念着你,只靠通宵的梦一场
唐诗宋词全集正版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古诗词大全赏析成人、初中生版淘宝¥39.8¥购买已下架这是一首夏夜怀人诗,从平常的景物中,营造了一片清幽恬淡的意境。在一个夏日的傍晚,诗人披头散发,在水边的凉亭中躺卧乘凉。吹着荷花的香气,听着竹露的声响,完全满足了诗人隐逸的人生追求。这清新脱俗的意境,使诗人萌生了高雅的情调,想弹琴以自娱。然而由于无知音欣赏,于是思念起远方的朋友了。这首诗不仅描写自然景物和闲情逸致,也隐藏着诗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转换自然,富有画面美、音韵美。清朝翁方纲《石洲诗话》说:“读孟公诗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磬,石上听泉。”实在是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