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从时间代际关系上相隔十年,“后遗产电影”的发展在成体系的“遗产电影”下有了延伸,两者的异同点构成了英国电影的独特电影文化现象。
在相同点上,“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主要体现在影像中出现的遗产元素。
在不同点上,“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主要体现在原文本保真性、怀旧、乡愁的颠覆。
审视“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何特征?
“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的相同点“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的相同在于注重“遗产”这一核心。“遗产电影”大多以“遗产继承”为主题进行故事情节的展开。
其中最多的遗产继承为庄园以及庄园所带有的财富,以及庄园主人所拥有的名誉。
“后遗产电影”中不论是出现的庄园故事或者是王室故事,都涉及到片中人物对遗产的使用与继承,因此“遗产”这一元素在“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中都是保留的。
“遗产电影”代表作品中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向女主露西求婚的乔治是家族遗产的继承人,并且言行举止严谨地遵循着英国绅士风度行事原则。
《霍华德庄园》中威尔斯克太太在遗嘱中写到将霍华德庄园留给玛格丽特,但亨利将遗嘱中这一项财产继承隐瞒,独自吞下霍华德庄园和玛格丽特求婚。
同样“后遗产电影”中《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成为简·奥斯汀》都涉及到关于庄园的遗产继承问题。
《鸽之翼》中呈现的是城市遗产继承;《女王》、《疯狂的乔治王》、《伊丽莎白》、《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中是关于王室遗产及统治中形成的文化遗产问题。
“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的不同点“遗产电影”与“后遗产电影”在体现乡愁的视听手法及象征意旨有所不同。首先关于乡愁和怀旧的视听呈现,“后遗产电影”不再过多使用流动的长镜头和远景景别,甚至很少出现。
抛弃“遗产电影”时期的婉约平和的审美追求,更多采用固定镜头、跟镜头等不平稳的镜头表达方式,同时使用近景和特写的景别对人物具体的神态动作进行描绘。
《霍华德庄园》、《一掬尘土》、《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都是以平滑的长镜头对人物所生活的环境进行呈现。
《霍华德庄园》和《一掬尘土》在开篇中都使用长达十秒以上的长镜头对过去作为遗产存在的庄园或文化风景进行展现。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对露西出游时的教堂和钢琴客厅都以平缓的长镜头展示;《理智与情感》、《成为简·奥斯汀》、《鸽之翼》等“后遗产电影”几乎未使用移动的长镜头来描绘人物生活的坏境。
如《理智与情感》是以固定镜头、跟镜头以及近景和特写两种景别为影片的主要手法来展现达什伍德一家得知庄园将要被他人继承时的慌乱和痛苦。
其次“遗产电影”关于涉及到的经典乡愁概念,其在“后遗产电影”中有了现代性解释:带有保守主义爱国建筑中的怀旧家园不再是令人满意的地方。
其在“遗产电影”中具备的普遍认同的遗产价值观和情感赞扬,不再成为“后遗产电影”中想要补偿的过去记忆,倾向于叙述当下英国民众感受到的损失,从过去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中绘制出当前的动荡和不足。
“遗产电影”中《烈火战车》通过充满肯定的怀旧、乡愁的视角,呈现英国文化遗产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
例如对剑桥大学的展示;《霍华德庄园》通过对庄园建筑中的家具陈设与装饰的刻意展示,充满着对遗产文化的偏爱,通过倾向性的展示形成了普遍的情感认同。
而“后遗产电影”关于故事的篇幅更多地倾向于被“遗产”元素所影响的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自我认同内驱力的审视。
《鸽之翼》中当凯特面对能够给予自己财产继承权的姨妈和一无所有的心上人莫顿时,她陷入了难以抉择的境地。
影片通过拥有上层阶级财富继承权的米莉这一第三方角色来推进凯特内心关于遗产继承和自我情感的深度审视,而这一过程也正是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民众的价值需求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