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房子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成家立业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标,而在这之中,成家的前提就是得有个房子。
而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都是异常的火热,房价可以说是一涨再涨。直到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已经创造了近65万亿美元的价值,同时,在这房地产飞速发展的20年里,更是有不少人通过房地产实现了财富自由。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城镇居民中,有近30%的居民拥有两套房产,而拥有3套或3套以上的居民人数也是占到了10%左右。同时,我国的房屋空置率早在年就达到了22%~25%左右,城镇空置房超过了套,而到了年,这一数据已经增长到了一亿套了。
由于我国现在的新生人口数量不断下降,这样的数据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有不少年轻人继承大量的房产。一个年轻家庭可能会拥有至少3到4套房产。
而除了今后的年轻人将会继承大量的房产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房屋遗产的分配问题。如果家里是独生子女都还好,现在随着二胎*策的放开,可能今后一个家庭将会有2到3个孩子来继承房产。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考虑房屋遗产该如何分配的问题。有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子女遗产分配不均而导致发生利益冲突。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国的《民法典》今年也是发布了“新规”,对原本的房屋继承条例做了一定的修改,并将于年正式施行。而这也就意味着,明年起,房子继承问题可能不用再争了,将一律这样处理。
一、立嘱方式发生调整
在以前的房屋继承立嘱过程中,大多都采用手写、去公证处公证等办法立遗嘱。而这样的一种方式对于那些教育水平较低的,或者是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友好的。
因此,在新的继承法中,将录像、打印等立遗嘱的方式做了明确的规范,确定了其法律效力。这也大大地节省了许多老人的时间并简化了立嘱的过程。
但是这两种新的方式在条件上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那就是在立嘱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人在现场作见证,并签上当日的日期。
对此,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这样的限制条件是为了保障老人遗嘱的自主性,以免出现那种老人因为受到“威胁”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拟定遗嘱的现象出现。
二、取消公证遗嘱优先
在立遗嘱的过程中,可能立嘱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拟定了多份的遗嘱,或者是甚至到了公证处进行了公证之后又拟定了一份新的遗嘱。一般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来说的话,一定是以公证遗嘱优先的。
而在新的法典中明确规定,如果遗嘱人立有多份遗嘱或是有公证行为的话,都要以 一份遗嘱的拟定情况为准,而不会再以公证遗嘱优先。这样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那些可能因为身体等特殊情况,无法再次到公证处进行公证立嘱的遗嘱人的权益。
三、新增“宽恕制度”
在 的民法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制度,那就是“宽恕制度”。所谓的“宽恕制度”其实指的就是立嘱人在立遗嘱的时候,某些继承人因为特殊原因,名字没有出现在遗嘱继承名单中。
后来由于各方面的悔改表现得到了立嘱人的宽恕,从而被增加到继承人的名单之中,能够不丧失遗产继承权。
从以上的几点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法律规定等也开始与时俱进,变得更加的灵活,尽可能地照顾到了多方人的利益。同时,在保证法律规范的同时也更加的人性化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