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反弹琵琶、九色鹿……
在敦煌莫高窟,每一个元素,只闻其名,便已让人满怀憧憬,再观其形,更是屡屡被惊艳。
敦煌,穿越千年,依然美得让人心驰神往!
▲千年以来,莫高窟静默以待时光。
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
铭记关怀,不负重托。两年多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努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等方面的“敦煌样本”。
2月24日,从敦煌研究院传来好消息,由敦煌研究院申请创办的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研究保护》,拟于年 季度正式创刊,这是研究院为推进石窟与土遗址等文化遗产的成果展现,也是大力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民族文化遗产的所做工作的冰山一角。
近两年,敦煌研究院相继开展了“敦煌中外关系史料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 学术论文余篇,出版《敦煌艺术大辞典》《俄藏敦煌文献叙录》《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等学术专著10余部。
▲敦煌研究院技术工作人员在洞窟进行数字化采集工作。
同时,为加快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敦煌研究院持续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与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推进敦煌学学科建设,为敦煌学研究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
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多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多角度开展研究工作,并结出了丰硕成果,让千年莫高窟,“创”出了新精彩。
早在30年前,敦煌研究院就开始着手建立“数字敦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 保存,永续利用。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高技术,让敦煌数字化体验更加丰富,从而助力敦煌学的发展。”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
年4月,敦煌研究院成立了数字中心,主要承担起了敦煌石窟以及相关文物的数字化研究技术与应用工作。年,数字中心正式改名为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 保存。
“我们把数字化的数据叫作数字遗产,它跟文物本身同样重要。”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其实并不是只有莫高窟需要去做这项工作,国内的每一处石窟遗产都需要进行数字化,让文物实现“容颜永驻”。
除此之外,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科技方面取得不少突破和成果,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古代壁画保护的科学方法和工作程序、揭示了土遗址病害产生机理,建成了我国 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这都是敦煌研究院探索文化艺术保护、弘扬、传承等方面做出的一次次有益实践。
▲敦煌研究院技术工作人员在洞窟进行数字化采集工作。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做好莫高窟等甘肃省内重要石窟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还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多个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项目,并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中国方案,用技术把让遥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越发鲜活生动。
为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走入寻常百姓家,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相继推出《敦煌岁时节令》《和光敦煌》《一事一生·一人一窟》等数字媒体品牌和“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动画剧、点亮莫高窟等数字创意传播项目。据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主任杜鹃介绍,年敦煌研究院全媒体平台浏览量达2.35亿人次,访客覆盖个国家(地区),真正实现艺术与数字的相结合,让洞窟里的文物“活”起来、“走”出来。
“弘扬传统 文化,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是新时代莫高窟人的使命担当。”敦煌研究院*委书记赵声良说道。
也许一代又一代的莫高人穷尽一生,也只能触及到十之一二,但总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愿意付出一生的时间去守护它,赓续它。正因如此,已历经千年的敦煌莫高窟,如今依然熠熠生辉,正敞开怀抱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新甘肃客户端文字:李萍视频:宋蕾蕾包装:郝声雨焦晋伟手绘:杨成林孟嘉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编辑:邓正可
[责编:邓正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