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所有人都逃避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过,很多人在意的是,人离去后,自己的存款该怎么处理?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储蓄大国,咱老百姓们都是非常喜欢存钱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9月6日发布的数据,截止到年2季度末,我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9亿户,而全国银行卡数量则达到了91.10亿张。
另外,从银行存款来看,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了.49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约8.6%。如此来看,国人们对存钱都是非常“热情”的。因此,现在很多人就担心,大家的钱都存在了银行当中,若有一天储户不幸离世,那存款是不是就便宜给银行了。
储户不幸离世,钱会被银行“私吞”吗?
对于储户不幸离世的情况,很多人认为钱可能就被银行私吞了。毕竟银行是不会主动通知储户家属去取钱的。如果储户的家人不知道还有存款,那这笔钱无疑真就会便宜给了银行。而就算是家属知道有存款,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储户家属也可能无法将存款顺利取出。
不过,话说回来,银行“家大业大”,相信会经常遇到储户突然离世,而存款还留在银行的情况。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其自然不可能主动通知储户家属取钱。因为银行确实没有主动通知的义务,而且就算是银行想要主动通知,也是有着不小难度的。
毕竟银行只是个金融机构,储户如果意外离世,银行很难知晓。所以说,若是储户不幸离世的话,那存款可能就一直不会再动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会将存款私吞,因为就算是储户家属不知道取款密码,也是有方法把钱取出的。
少了“凭证”,亲生子女也领不走
某事务所的律师表示,其实对于储户去世,存款还留在银行的情况,国家早就意识到了,而且还对其作出了相关规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所实施的《储蓄管理条例》,若是储户去世,那需要由储户的合法继承人,凭借法院裁定书、判决书或公证处证明等相关凭证,才能够将钱取出。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由遗产继承人本人到柜台办理才行,其他的储户亲属去取钱是没用的。该律师解释道,储户离世后,那这笔钱自然就成为了遗产。所以,让拥有继承权的人去取走离世储户的存款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可能很多人觉得办理各种凭证太麻烦了,让储户的配偶或子女拿着相关证件来取钱,不就可以了吗。对于这个问题,上述律师提到,银行只是一个金融机构而已,并不是什么证件审核机构,无法对储户亲属拿出的文件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另外,家属的身份是否是储户合法继承人,也是有待考证的。因此,银行为了能够保护储户省钱的存款,避免出现“乌龙”事件,所以才要求必须是储户继承人本人,拿着相关凭证来取钱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继承公证费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因为继承公证的收费标准一般按照收益额的2%收取,而最低收取额度为元。而储户存款越多,意味着公证费就越高。而且,如果储户的亲人较多,那公证费用可能也会高出不少。
曾经就有媒体报道,来自菏泽的杨某,就表示继承公证费有些高了。因为他哥哥去世前留下了一张银行卡,而卡中存有多元。想要将这笔钱取出,自然就需要办理公证。由于杨先生的父母也已经离世,所以继承人就只剩下了他与他的2个亲姐姐。
不过,杨先生指出,想要办理公证,总共要花上约多元。因为他为哥哥办理注销死亡的花销为元,而2个姐姐要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证明,每人都要交元,再加上杨先生自己要交元的公证费。如此一来,办理公证的整套费用,都要比得上存款了。
最后,杨先生选择了到法院起诉,来取走他哥哥的存款,而诉讼费只花了50元。所以,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了解,大家想要取走过世储户存款的话,不一定非要办理继承手续,能够向银行提交法院裁定书或判决书,也是行得通的,我们可以根据储户存款的多少做灵活选择。
总的来说,储户如果意外过世,银行是不会私吞的,只要我们能够取得相关凭证,便可以轻松将存款取出。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作为储户的亲人,我们或许能够猜得到储户的银行卡密码,大家在办理公证手续前,可以先去试试密码,万一真猜对了,则能够省去很多麻烦,你们说呢?
(本文由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