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ce/文
30年前,中国人赶着结婚,排队领证,想趁着分房时代捞一套福利房,未来至少可以少奋斗20年。
30年后,中国人为了少奋斗30年,却排着队离婚,想着多捞一个名额,还能再买一套房。
30年来,中国人始终都在为如何更好守住家庭财富而纠结,但很多人只看到了房产,全副身家压在房子上,成为走在破产边缘的“百万富翁”。
事实上,真正稳健的家庭财产配置比例应该是这样的: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扣掉投资的钱,你应该拿来作保障、保本的钱得占到年收入60%。
也就是说,一旦月收入超过40%用来还贷,就是“ 式”的资产配置方案了。可是,在中国,这样的人群占到了70%。
相比起这70%,我们很有必要来看看那些爬上金字塔顶峰的中国巨富是怎么用保险规避风险,做好保障的。
01
我要我的子孙都是亿万富翁!
“*台之瓜,何堪再摘”。
最近买了N个报纸版面把自己又送上热搜的李超人不嫌事大,继港岛事件之后,他又跑到英国买下了人家 的酒吧集团和酿酒厂——格林王(GreeneKing),斥资46亿英镑(约人民币亿)。
怎一个豪气了得。。。但你知道吗?相比起李超人在收购上的动作,他买的保险也很大额。
虽然说像李超人这样的巨富在财产传承上很可能连保险都不是能起到大作用了,但他还是为自己的子孙买了大额人寿保单。
据说,李家每个孩子出生时,李超人都会为其购买1亿的保险。这样一来,即使家族企业在后代传承中出现资产亏损,李家的子孙每个月都还能够拿到几十万的保险分红,能够过上相当好的生活。
还蛮有道理的,但吃瓜归吃瓜,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这一辈子都达不到李嘉诚这样的财力,小百万保单我们也许还可以买得起,但1亿保单确实过头了。
不过,大家也别难过,李超人虽然是保险公司的大客户,但反过来看,我们是这些保险公司永远都得不到的客户呀,同样尊贵!
说句玩笑话。看完香港首富怎么买保险的,我们把视线转到万千女性背后的男人——马云身上。
02
有“财富认知障碍”却爱买保险的马云
有钱银的话语逻辑总是很相似。
好比李嘉诚说的,“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我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是不是很眼熟,因为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从来没有碰过钱,我对钱没兴趣。”
但就是这个每逢双十一都要“作法”,赋予共和国万千女性物欲幻景的马先生,他给自己买了万的寿险,并且,香港的理财师经过一番魔*演算后,向外界透露,马云的万还远远不够,往后加购是必须的。
据传闻,马云最喜欢买的是防癌险。迫于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诸如中国三大癌症,肝癌、肺癌、胃癌正在绑架越来越多的家庭,马先生很怕,身负千万身家,保障自然也得做足啊。
03
那些在百万保单中捞到好处的大佬
其实,由于有钱银特别注重隐私,所以他们的保单信息特别难找(马云投万保单还是在自己为某入股的保险公司宣传时自己爆出来的),而往往曝光之时,都是在一些及其敏感的时刻。
还记得陈水扁吗?他也很爱买保险。
当年陈水扁锒铛入狱之前,从台湾监察院公布的财产申报资料可以看到,陈水扁申报了保单价值达万新台币的四笔储蓄寿险。
据台媒报道,监察院的官员称,若陈水扁保单受益人是其子女,那么这万届时无需缴纳遗产税。如果没有这四笔保单,按台湾33%税率来算,万的遗产在台湾大概需要缴纳千万元税。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受益人的利益,终身人寿保单的死亡赔偿金是不能被用来偿还债务,也不会被没收充公的,因此,陈水扁才得以避开一部分财产充公。
用大额人寿保单来避税,是有钱银们财产规划,避免被征收遗产税的常用办法。某位落马官员虽然不知道,但还是阴差阳错得到了这个“福利”。
某强曾经是司法局局长。当时尚未被判死刑、一切财产也还未充公时,先行买下万人寿保险。而 这万,也成了 一笔没有被查封,可以留给家人的资产。
这样的例子不胜列举,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04
“买它!大额人寿保单”
近几年来,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增长之快吸引了全球诸多国家目光。
据《年胡润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大陆拥有万资产的高净值人士数量有万,家产达千万的达万,身家超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1万。但只有7%的高净值人士合理运用大额保单做好家庭财富规划。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高价值洼地。
许多保险公司意识到了这一点,除了推出百万医疗险,割一割普通人的韭菜之外,也制定了包含诸多隐形条款的保险产品,附上光鲜亮丽的包装,等着钓高净值人士们上钩。
于是,你会经常听到保险从业人员向你推荐大额人寿保单——“买它!买它!买它!”。
说到这,就想给大家提个醒,大额保单是好,买之前也别忘了给家庭理财师瞄一眼。因为保险是量体裁衣,适合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的才是 产品,否则看起来再完美的保险产品,不适合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就是砒霜而不是蜜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