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陂农民泥塑历久弥新,追怀冯今松大

中科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勇(中)一行考察蔡以忱陈列室-匡梦灵摄影

右起裴高才向吴天勇、程壮介绍蔡济民故居陈列图-匡梦灵摄

4月13日,笔者陪同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吴天勇一行,冒雨调研了武汉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首先参观、考察了*陂区蔡家榨街道蔡官田村的首届中央监委、蔡以忱烈士的“蔡以忱陈列室”,以及辛亥革命烈士、“首义大总管”蔡济民故居,对当地挖掘辛亥革命与大革命资源、彰显教育功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右起任永华、吴天勇、裴高才、刘忠明与余红进在泥人王村

左起吴天勇观看肖桂林介绍传承泥塑工艺

接着,我们又*陂东乡驱车50公里,来到*陂西部的国家5A木兰文化生态景区、木兰云雾山旅游区内的泥人王村之“*陂泥塑民间工艺馆”,以及泥塑非遗传承人肖桂林工作室,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街村与民间博物馆。吴天勇、付永祥等认为,云雾山旅游区、李家集街道及其非遗传承人以不同形式传承泥塑非遗,给产业插上了金翅膀。

冯今松在其代表作《荷塘月色》前

“画如斯人也,芝兰馥而莲无染;名副其实焉,德艺馨则品足珍。”(王士毅)笔者屈指一算,今年正好是著名书画大师冯今松先生推出“红色经典”*陂农民泥塑四十周年。那是年,作为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冯今松调任湖北省美工队(原省美术院)副队长,兼任湖北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全省美术创作,并向全国美展推荐作品。

冯今松以艺术家的眼光敏锐地发现:优秀的*陂传统泥塑工艺濒临失传,于是他根据当时的*治大环境,决定改变思路:利用现实革命题材,来抢救泥塑工艺。

冯今松为裴高才题:荷为贵

思路决定出路。笔者为撰写《名流百年·冯今松传》采访冯老时,冯老告知,在年湖北省美术作品(草图)观摩展上,当他看到*陂县选送的两件农民泥塑小稿后,异常兴奋。他认为,既然陕西户县的农民画能得到推广,而早已蜚声海内的*陂泥塑——归元寺五百罗汉奇迹,就一定能推陈出新。

年*陂县农民泥塑班。前左起:薛宏钧、王元柳、王福臻、项金国、易厚庆,后右一为朱木清

为此,他与美院与*陂当局协商,决定在*陂李集中学(今*陂二中)举办农民骨干泥塑工艺培训班——“社来社去试点班”。试点班于年5月开班,招雕塑、美术青年农民学员30名,学制一年。学员毕业后,经过包括他在内的名师五年呕心沥血的指导,终于使*陂泥塑出人才、出作品齐头并进。*陂农民泥塑与重庆工人泥塑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工艺经典。

*陂农民泥塑代表作《喜看新猪场》载入中国美术界权威杂志《美术》.

年8月10日,国家文化部、全国美术界领导与专家华君武、王朝闻、刘开渠等,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观看了*陂农民泥塑后,对*陂泥塑作品由庙堂走进陈列室与千家万户,非常重视,他们又亲临*陂参观指导,并召开了全国现场会,还多次将作品调京展出。当年参加试点班的*陂一中副校长、高级教师朱木清回忆说:“冯老师的学品与人品影响了我一生,至今仍然珍藏着当年与大师的合影照片。”

*陂农民与重庆工人泥塑“双雄”,长江日报

年,*陂将试点班的这批泥塑人才组织起来,正式兴建了泥塑工艺厂,职工人,年产量达万件。产品行销29个省市区,以及亚、欧、美等17个国家。享有“泥塑照相机”的美誉。泥塑厂解制后,多名身怀绝技的艺人开始闯四方,兴建泥塑工厂80多家。

右起萧汉萍、王文、付永祥、张萍参观云雾山泥塑工艺馆

此后,以*陂泡桐艺人为技术核心,支撑起来的数家雕塑、建材企业,拥有亿的资产。其中由“泥塑王”到“哥特王”的王启新发明的专利就达20多个,而且当了老板后,又回到故乡开发云雾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并专门成立泥人王有限责任公司。年,他联袂江汉区在云雾山旅游区内的泥人王村,建成了*陂泥塑民间工艺馆;年,泥人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该馆被授予“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左起杜文才、汪雨、裴高才、付永祥等考察*陂泥塑工艺馆

在黎*陂研究会的协调下,*陂迄今形成了红色文化、辛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传承等各类街村与民间博物馆系列,绽放异彩。仅-年间,就有木兰文化博物馆、黎*陂文化博物馆等六个场馆被武汉社科联列为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年6月“蔡以忱陈列室”列为社科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750.html